15。
转眼到了农忙榴月时,天愈来愈热。
村庄里的田间亦渐渐多了许多忙碌的身影,赵老太指使着虞卿去小叔家帮忙灌田。她也不想给自己找不痛快,是以满口答应。
她也半点也不急。
淡出赵老太视线范围后,她就放缓了脚步,优哉游哉地沿着村道走。
村子大道人来人往,愈是接近村头就愈是热闹,亦是此时虞卿才迟缓的发觉,村里最近似乎还多了些外乡人。
两个男人在村口的老槐树下,逢人就拦路。
倒不是虞卿认得全村里的乡亲。
而是他们的衣着实是要比普通农户要讲究些……在来往的人潮里头很是打眼。在这村子里,哪家哪户不劳碌讨生活,买得起与否先不论,穿这种制式的衣衫如何做活。
及此,虞卿在距老槐树几步开外止了步子。
她想瞧瞧,这又是哪一出。
有妇女领着孩子扛着锄头从外头过,两男人就“唰”地站起,微弯着腰身作谦逊状接近,笑着打招呼:“大嫂!大嫂留步。”
见妇女听声停留了,紧接着便道:“我瞧你家孩子模样周正,我们东家府上正缺位书童,月俸甚的都好说,大嫂可有兴趣?”
“书童?啥子书童?做啥的呀?”
“就是陪少爷读书识字,也能跟着少爷一同学,可算是件美差呀!”
“你们东家在哪儿?”
“不远,就在云昌县。”
大嫂听罢摆摆手,护着孩子就走:“别了别了,太远了。”
有点像推销。
没劲儿。思及此,虞卿也不再作停留,打老槐树旁经过,倏忽遭一条手臂拦了去路。
“诶,小姑娘。”
虞卿抬头。
是那两个外乡人。虞卿问:“你有什么事吗?”
“我们少东家……”
虞卿:“女孩子也能做书童吗?”
“哈,自然不能,叔叔是想与你打听打听,有没有谁家缺钱……”应声的是男子旁侧的一位,只是他说着便一顿眸光于她脸上转了圈,才笑着继续道,“当然,若是你也想,我们东家也要长工,有十两银子。”
她昂首睁着乌圆的眼,笑微微的:“十两啊?一月十两还是一次性十两说清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