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二十天过去,糖水铺终于修缮好了。新做的松木货架擦得锃亮,摆得整整齐齐;屋顶的青瓦铺得平平整整,再也不会漏雨;门板重新刷了朱红的漆,上面挂着块新做的木牌,“陈记糖水”四个字写得遒劲有力;后院的井也修好了,井水清澈甘甜;铺子门口还摆了两张新做的木桌和几条长凳,供客人坐着喝糖水。
看着焕然一新的铺子,陈曦心里满是成就感,连身上的伤都不觉得疼了。
接下来,就是买毛驴和原材料了。陈曦打听了很久,知道城南的牲口市场有不少二手的毛驴,价格实惠,还很健康。他起了个大早,带着十贯钱,往城南赶去。
城南的牲口市场很热闹,到处都是牛羊的叫声和商贩的吆喝声。陈曦跟着人群走,仔细打量着每一头毛驴,看它们的牙口、毛色,还试着牵了几头,看它们温不温顺。最后,他看中了一头棕色的毛驴,牙口很轻,看起来只有两岁,眼睛很亮,牵的时候也很乖,不踢人不叫唤。
“小哥,这头驴我要了,多少钱?”陈曦问驴的主人。
驴主人看他是个年轻人,笑着说:“这驴是我家母驴下的,健康得很,能拉货能载人,一口价十一贯。”
“大叔,我是开糖水铺的,买驴是为了拉原材料,不是为了倒卖。”陈曦笑着说,“我身上就带了十贯钱,您看行不行?要是行,我现在就给钱;要是不行,我就再看看别的。”
驴主人看他说得诚恳,又看了看他身上的青布长衫,知道他确实不是有钱人,想了想,点头道:“行,十贯就十贯!看你是个实诚人,这驴卖给你,我放心。”
陈曦高高兴兴地付了钱,牵着毛驴往干果铺走。他要买点莲子、百合、红枣、桂圆这些做糖水的原材料,还得问问有没有新鲜的冰糖。
干果铺的老板姓刘,是个热心人,看见陈曦牵着毛驴来,笑着打招呼:“小哥,你这驴真精神!是来买干果的吧?”
“是啊,刘叔。”陈曦笑着点头,“给我称五斤莲子、三斤百合、十斤红枣、两斤桂圆,再要十斤冰糖。”
刘老板一边称货,一边跟陈曦聊天:“小哥,你还不知道吧?咱们南齐可算是扬眉吐气了!竟陵王殿下带兵去西域,打了三个月,把西域十八部都收服了,昨天刚班师回朝!”
陈曦心里咯噔一下,又听到了“竟陵王”的名字,下意识地皱了皱眉。
刘老板没注意到他的神色,继续说:“今天城西的集市可热闹了,那些西域人第一次来咱们南齐,带着不少西域的特产,跟咱们老百姓交易。陛下特意让竟陵王殿下去主持大局,有王爷在,那些西域人不敢随意抬价,也不敢耍花样,咱们去买东西,肯定划算!”
“西域特产?有哪些啊?”陈曦忍不住问,他对西域的东西很好奇,要是有新奇的干果,说不定能加到糖水里,让糖水的味道更特别。
“多着呢!”刘老板眼睛一亮,“听说有葡萄干,晒得干干的,甜得很;还有巴旦木,剥了壳就能吃,香得很;还有一种叫椰枣的,听说比咱们这儿的红枣还甜!你要是有空,也去看看,说不定能淘到好东西。”
陈曦心里动了动,葡萄干、巴旦木、椰枣,这些都是他以前没听过的,要是能买到,加到红豆沙、莲子羹里,肯定能吸引不少客人。而且,刘老板说有竟陵王主持,那些西域人不敢乱喊价,价格应该很实惠。
“谢谢刘叔,我忙完就去看看。”陈曦付了钱,把干果装在驴背上的竹筐里,牵着毛驴往回走。
路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毛驴慢悠悠地走着,竹筐里的干果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陈曦看着路边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期待,糖水铺很快就能开业了,要是能从西域买到新奇的干果,生意肯定会更好。
只是,一想到要去城西的集市,可能会遇到竟陵王,他心里还是有点怕。但转念一想,集市那么大,竟陵王是去主持大局的,肯定在最前面,他只要远远地买了东西就走,应该不会遇到。
回到铺子,陈曦把干果卸下来,整齐地摆在货架上,又给毛驴喂了点草料和豆子。看着焕然一新的铺子、温顺的毛驴和满架的干果,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一世,靠着自己的双手,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东西。接下来,就是好好经营糖水铺,过安稳踏实的日子。至于城西的集市,他决定下午就去,淘点新奇的干果,为开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