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见周军阵脚乱了,哈哈大笑:“周军果然不堪一击!兄弟们,冲啊!活捉柴荣!”北汉兵像潮水似的冲了上去,箭射得像下雨一样,石头也往下扔。周军士兵没了将领指挥,乱作一团,死伤了很多人。
柴荣在阵后看得清清楚楚,心里急得像火烧:“要是让北汉兵冲过来,就全完了!”当下拔出佩剑,大喊:“将士们!跟朕一起冲!谁都不许退!”说着就催马冲了上去,亲自督战。可北汉兵太多了,像泰山压卵似的朝周军冲来,周军还是抵挡不住。
赵匡胤见情况危急,拉着郑恩、高怀德等人说:“主上现在这么危险,正是我们报效国家的时候!今天要是输了,国家就完了!兄弟们,跟我冲!”郑恩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一听这话,提着大刀就喊:“谁要是怕死,就不是好汉!跟我上!”高怀德也点点头,举着长枪跟了上去。
北汉阵里的刘显、刘达见他们冲过来,赶紧催马迎战。郑恩对着刘显就砍,刘显举刀招架,可郑恩力气大,一刀就把刘显的刀劈断了,再一刀,就把刘显砍落马下。高怀德也不含糊,一□□中刘达的胸口,刘达当场就死了。周军士兵见将领们打赢了,也鼓起勇气,重新稳住了阵脚。
赵匡胤见阵脚稳了,心里松了口气,又对张永德说:“永德,我们带两千骑兵,从中间冲进去,打乱北汉的阵形!”张永德点点头,两人各带一千骑兵,像两把尖刀似的冲进了北汉阵里。赵匡胤一杆长枪,左挑右刺,北汉兵根本挡不住;张永德也不含糊,枪枪都往北汉兵的要害扎,两人带着骑兵,在北汉阵里杀得七进七出。
正好遇到刘崇带着人冲过来,赵匡胤、张永德立刻围了上去。三个人打了五十多个回合,张永德瞅准机会,一□□中刘崇的左肩。刘崇疼得大叫一声,拨马就逃:“快撤!快撤!”北汉兵见主帅跑了,也跟着逃,周军趁机掩杀,北汉兵像被风吹走的落叶、被雨打坏的残花一样,到处乱跑。
周军左翼的马瑀见北汉阵形乱了,提着大刀冲了进去,正好遇到张元晖。张元晖刚才杀了不少周军,正得意,见马瑀冲过来,提着刀就迎上去。两人打了四十多个回合,张元晖力气快用完了,拨马就逃。马瑀哪里肯放,从背上取下弓箭,拉满弓弦,“嗖”的一声,正好射中张元晖的马。那马疼得跳了起来,把张元晖摔在地上。正好周军的中军马全义冲过来,手起刀落,把张元晖砍成了两段。
周军的气势越来越盛,喊杀声震得山都在动。史彦超带着几十个骑兵,直接冲进了北汉阵的深处,北汉的将领们吓得只顾着逃命,根本没人敢拦。周军从四面围过来,北汉兵逃都逃不掉,很多人都跪下投降了。
西边契丹军营的杨襄,一开始见北汉兵占了上风,就按兵不动,想等着捡便宜。后来见周军反败为胜,杀得北汉兵落花流水,吓得赶紧跟耶律奇说:“周军太厉害了,我们快跑吧!不然就来不及了!”耶律奇也慌了,赶紧带着契丹兵,悄悄地逃了。
再说樊爱能和何徽,逃了之后,不仅不想着回去帮忙,反而在路上抢老百姓的东西——他们怕周军输了,自己没活路,想抢点东西跑路。还到处跟人说:“契丹兵来了十几万,周军已经败了,大家快逃吧!”柴荣听说了,赶紧派使者去劝他们回来,可樊爱能和何徽不仅不听,还把使者杀了。
这时候,周军的后军将领刘词带着三万士兵赶了过来,正好遇到樊爱能和何徽。刘词赶紧问:“陛下在哪里?怎么你们在这里?”樊爱能骗他:“契丹兵太多了,我们打不过,陛下已经往潞州逃了!你赶紧带着后军撤退,不然就全完了!”刘词气得脸都红了,指着樊爱能的鼻子骂:“主上有难,我们做臣子的应该拼命去救,你竟然敢说撤退!你简直连猪狗都不如!”说完就带着后军往前冲。
刚走了没几里,就遇到一万多北汉兵挡住了去路。刘词大喊:“将士们!跟我冲!杀了这些北汉兵,去救陛下!”周军士兵士气大振,挥舞着刀枪冲了上去。这时候天快黑了,南风刮得更猛,北汉兵本来就没了斗志,哪里挡得住刘词的后军?没一会儿就被杀得大败,剩下的北汉兵只好爬山越岭逃跑。
刘词正追着,突然见山坡后面冲出来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赵匡胤——他追杀刘崇,正好遇到刘词。两人合兵一处,继续追杀北汉兵,一直追过了南平,才停下来。这时候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血流成河,北汉兵丢下的粮草、兵器堆得像小山一样。赵匡胤看着这惨烈的景象,心里暗暗叹气:“打仗真是太苦了,要是能早点统一中原,老百姓就不用遭这份罪了。”
当天晚上,柴荣就在野外扎营。第二天一早,将领们都来汇报战功。柴荣让人去查,发现樊爱能和何徽手下的士兵,有不少投降了北汉,当下下令:“把那些投降北汉的士兵,全部斩了!”又让人去叫潞州的守将李筠——李筠本来是北汉的将领,见周世宗打赢了,赶紧带着手下的将领出城迎接。柴荣进了潞州,安抚了李筠一番,就让士兵们好好休息,还摆了庆功宴,赏赐将领们。
庆功宴上,柴荣突然问:“刘崇跑了没多久,谁愿意带兵去追?”赵匡胤立刻站起来:“臣愿意去!”柴荣高兴地说:“好!那你就和郑恩、高怀德一起,带三千骑兵去追!”赵匡胤领了命令,带着郑恩、高怀德就出发了。
再说刘崇,带着白从辉和几十个残兵,日夜兼程地逃跑。这些北汉兵自从高平战败后,早就吓破了胆,走一步都怕。这天到了一座山下,士兵们又饿又累,刘崇只好让人停下来,埋锅造饭。刚把饭做好,正要吃,突然见远处扬起一阵尘土——周军追来了!北汉兵吓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扔下碗筷就跑,跑得腿都软了,嘴里还不停地喊:“周军来了!快跑啊!”
赵匡胤追了二百多里,见刘崇跑远了,再追也追不上了,只好带着人马回去。柴荣见没追上刘崇,有点可惜:“要是能活捉刘崇,就能一举灭了北汉了。”
这时候,樊爱能和何徽低着头,跪在柴荣面前,哭着说:“陛下,我们不是故意逃跑的,是北汉兵太多了,我们实在打不过啊!求陛下饶我们一命吧!”柴荣看着他们,心里有点犹豫:樊爱能和何徽虽然打了败仗,但也是跟着自己多年的将领,杀了他们,会不会让其他将领寒心?
旁边的张永德看出了柴荣的心思,上前说:“陛下,樊爱能和何徽虽然跟着您多年,但他们望敌而逃,还杀了使者、骗刘词撤退,罪大恶极,就算死一万次都不够!现在陛下要平定天下,要是不严明军纪,就算有再多的猛将、再多的士兵,也没用啊!”
柴荣听了,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军纪不严,军队就没战斗力!”当下站起来,指着樊爱能和何徽骂:“你们遇到敌人就跑,还散布谣言、抢老百姓的东西、杀朕的使者、骗刘词撤退,你们不是打不过,是想把朕卖给刘崇!来人啊,把他们拉出去斩了!”
士兵们立刻把樊爱能和何徽拉了出去,斩了之后,把他们的头挂在营门口示众。其他将领见了,都吓得心里一哆嗦,知道柴荣这次是来真的,以后再也不敢随便违反军纪了。
处理完樊爱能和何徽,柴荣又开始赏赐有功的将领。张永德说:“陛下,赵匡胤智勇双全,为了国家不顾自己的性命,高平之战要是没有他,我们早就输了。您应该给他重赏,让其他将领都向他学习!”柴荣点点头:“朕早就想好了!赵匡胤听封:朕封你为殿前都虞候!”
赵匡胤赶紧跪下:“陛下,高平之战能打赢,都是各位将领和士兵们的功劳,臣不敢独自受赏!”柴荣笑着说:“你的功劳,朕记在心里,不用推辞!其他将领,朕也会赏的。”当下又下令:封张永德、郑恩、高怀德、刘词、马全义、史彦超等十几人为侯;董龙、董虎、李通、周霸等人升为副军使;还把赵晁叫过来,赏了他一百两银子,说:“上次你说的是忠言,朕赏你,以后有话就直说!”
将领们都跪下谢恩,齐声喊:“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庆功宴结束后,柴荣又把将领们叫过来,说:“现在刘崇大败,我们不如乘胜进攻河东,一举灭了北汉!”军师王朴赶紧上前劝:“陛下,您现在军威正盛,刘崇已经吓破了胆,不敢再来犯了。我们应该用恩德安抚老百姓,北汉那么小,肯定会投降的。何必再派兵远征,让您和士兵们再受苦呢?再说现在北汉兵虽然败了,但河东的城池还很坚固,我们粮草也不够,不如等明年粮食丰收了,再去攻打也不晚啊!”
柴荣摇摇头:“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军队容易调动,却很难长期保持士气。现在刘崇大败,我们要是不趁机灭了他,等他恢复了实力,再勾结契丹来犯,到时候再出兵就难了!朕已经决定了,先生就不用劝了。”王朴见柴荣不听,只好退了下去,心里暗暗叹气:“陛下太急了,怕是要吃亏啊。”
柴荣见王朴不说话,就召来岳元福和符彦卿:“你们是朝中的老将军,懂兵法。现在朕让你们带三万士兵,先去河东城下,摆好阵仗,让北汉兵看看我们的威风,等朕到了,再商量怎么攻城。”岳元福和符彦卿领了命令,带着士兵就出发了。
柴荣又下令:让李筠继续镇守潞州;自己则和赵匡胤、刘词、王朴等人,率领大军随后跟进。五月的时候,柴荣的御驾从潞州出发,直奔北汉的都城晋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打下晋阳,统一中原!
这一去,柴荣要亲自冲在战场上,和北汉兵拼命;赵匡胤也要继续立战功,为以后的大业打下基础。到底晋阳能不能打下来?柴荣和赵匡胤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