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飞龙全传武功排名 > 第 22 章(第2页)

第 22 章(第2页)

又走了十几天,柴荣终于到了禅州。他打听着找到帅府,刚走到辕门口,就被两个巡捕拦住了。那巡捕见他衣衫褴褛,满脸灰尘,顿时皱起眉头:“哪来的乞丐?这是帅府,也敢乱闯?是不是想挨揍?”

柴荣赶紧说:“我……我是郭总兵的内侄,我叫柴荣,求你们通报一声。”

“就你?还内侄?”巡捕冷笑一声,举起手里的棍子就要打。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军卒走了过来,他叫赵大叔,在帅府当差多年,见柴荣可怜,就偷偷拉了拉他的袖子:“小伙子,你别在这儿说,去后门试试,太太心善,说不定能通融。”

柴荣感激地看了赵大叔一眼,绕到帅府后门。后门紧闭着,两个小军卒正靠在墙上打盹。柴荣正想上前,就听见里面有人喊:“开门!”

小军卒赶紧把门打开,两个丫鬟走了出来,其中一个叫春桃,手里拿着个银子包:“这是太太赏的三两银子,你们送到万佛观,交给当家师太,明日初一要供佛。”

小军卒接了银子,匆匆走了。柴荣咬了咬牙,上前一步:“姑娘,麻烦你通报一声,我叫柴荣,是太太的内侄,想来投奔她。”

另一个丫鬟刚想呵斥,春桃拦住了她:“等等,太太之前说过,有个内侄在外面漂泊,不如问问清楚。”她转向柴荣,“你是哪里人?父亲叫什么名字?”

柴荣连忙说:“我是徽州人,父亲叫柴守礼,当年在潼关做买卖……”

春桃一听,心里有了数——太太常提起弟弟柴守礼,说他在潼关出事了。她赶紧说:“你等着,我这就去通报。”

春桃跑进后堂时,夫人正在佛前念经,手里的念珠转得飞快。听到“柴荣”两个字,夫人手里的念珠“啪嗒”掉在地上,连忙说:“快!快把他带进来!”

等柴荣走进后堂,夫人一看他的样子,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这孩子和弟弟年轻时长得真像,可如今却瘦得不成样子,衣衫上还有好几个破洞。她走过去,颤抖着问:“你……你真是君贵?”

柴荣“扑通”一声跪下,眼泪夺眶而出:“姑母!我是君贵啊!父亲他……他被高小鹞害死了!我无依无靠,只能来投奔您!”

夫人抱着柴荣,哭得浑身发抖:“我的苦命侄子!你怎么把自己弄成这样?”哭了一会儿,她擦干眼泪,对春桃说:“把佛堂旁边的书房收拾出来,让君贵住进去,再找套干净衣服给他换上。”又转过身对柴荣说:“你姑丈性子好强,最看重仪表,你先在佛堂养些日子,等气色好了,再见他。”

柴荣住进佛堂后,才算有了个安稳住处。佛堂里有个静空师太,是夫人请来念经的,见柴荣识字,就常和他聊天,还教他读些兵法书籍。柴荣每天早上都会用木棍当剑,在院子里练习——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有本事,为父亲报仇,再也不任人欺负。

过了一个月,柴荣的气色好了许多,原本蜡黄的脸变得红润,身材也挺拔了不少。夫人见了,高兴地说:“君贵,今日可以见你姑丈了。”她让人给柴荣准备了一身锦缎衣服,还牵来一匹枣红马,又雇了个随从,让柴荣从后门出去,再从正门进帅府——这样显得体面些。

柴荣骑着马,来到帅府辕门口,高声说:“烦请通报郭总兵,内侄柴荣求见。”

巡捕见他衣着华丽,骑着骏马,哪里敢怠慢,赶紧跑进府里通报。郭威正在堂上处理公务,听说内侄来了,心里还有点不耐烦——这些年总有人打着亲戚的旗号来求官,不知道这个内侄是不是也是这样。可等他见了柴荣,心里顿时一亮:这孩子身材挺拔,眼神明亮,一看就不是那种游手好闲之辈。

柴荣上前一步,跪下磕头:“姑丈在上,小侄柴荣拜见。”

郭威连忙扶起他,笑着说:“贤侄一路辛苦,快起来!你姑母天天念叨你,今日总算见着了。”他拉着柴荣的手,走进后堂,对夫人说:“你看你,有这么个好侄子,怎么不早让我见见?”

夫人故意说:“我还怕你嫌他寒酸,不肯认呢。”

三人坐下喝茶,郭威问起柴荣这些年的经历。柴荣把父亲被害、自己漂泊的事说了,最后叹了口气:“如今新主登基,整天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百姓苦不堪言,只怕这天下要乱了。”

郭威放下茶杯,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贤侄说得没错!当年我和刘智远一起打仗,他能当皇帝,我凭什么不能?只是半年前,有个相士苗光义说我有天子命,却要等‘雀儿得饱食’才能成事。”他撸起左边的袖子,露出一个肉瘤,形状像只小雀,“我这左膀有个‘雀儿’,右膀有个‘谷稔’,可这两个肉瘤离得五寸多,‘雀儿’怎么能吃到‘谷稔’?我想了半年,也没明白。”

柴荣盯着郭威的胳膊,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他假装沉思了一会儿,说:“姑丈,我觉得这‘雀儿得饱食’,不一定是真的让‘雀儿’飞到‘谷稔’上。相士说的,或许是民心——要是您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就像‘雀儿’得到了粮食,自然能成事。”

郭威眼睛一亮,拍着桌子说:“贤侄说得对!我怎么没想到呢?有你在我身边,何愁大事不成!”

柴荣心里暗暗高兴——他知道,自己总算找到了一条能施展抱负的路,也离为父亲报仇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毕竟柴荣接下来会如何辅佐郭威,还要看下回分解。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