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飞龙全传武功排名 > 第 6 章(第2页)

第 6 章(第2页)

赵匡胤哈哈大笑,伸手把桂英扶起来,说:“贤妻你怎么还当真了?这都是还没影的事,何必这么着急?不过你放心,要是我将来真当了皇帝,就封你做西宫贵妃,让你掌管西宫的事。”

桂英听了,连忙谢恩,又重新摆上酒杯,和赵匡胤接着喝酒。一直喝到谯楼敲了五下梆子,两人都有些醉了,才让春桃进来收拾桌子,然后上床睡觉。可谁知道,赵匡胤刚把“西宫贵妃”这四个字说出口,就惹来了杀身之祸。

各位看官要知道,赵匡胤说这话的时候,只是因为喝了酒,一时高兴,随口说说,没当回事。可他不知道,这话早就被天上的值日功曹听到了。那功曹在空中听了,心里嘀咕:“这张桂英虽然有当妃嫔的命,可没当妃嫔的福气,不过是空有个名分罢了,不能真让她当西宫贵妃。要是她当了西宫,将来杜丽容该放在哪里?这事我必须告诉玉帝。”

于是功曹立刻驾起云,飞到天庭的灵霄宝殿,把听到的话一五一十地奏报给了玉皇大帝。玉帝听了,脸色一沉,立刻下旨:“张桂英妄想当西宫贵妃,贪图富贵,违背了人间的规矩,应该受到惩罚,减她十二年的寿命。你们照旨行事,不能违抗。”

旨意一下,功曹不敢耽搁,马上离开天庭,飞到地府的森罗殿,把玉帝的旨意读给十殿阎君听。阎君们一听,赶紧让掌管生死簿的判官把张桂英的生死簿取来,仔细一看——上面写着“张桂英,阳寿二十八岁,于某年某月某日得急病去世”。阎君们不敢违抗玉帝的旨意,就把张桂英的阳寿减去十二年,改成“张桂英,于今年八月十六日,得急病暴毙”。

改完之后,阎君们立刻写了拘票,派勾魂的鬼差,跟着张家的家鬼,还有地府的兵卒,一起去张家庄勾张桂英的魂魄,回来复命。鬼差领了命令,马上就飞到了张家庄,躲在院子的角落里,等着第二天动手。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半句不该说的话,就能折掉一辈子的福气。”可见一个人该吃什么、该喝什么,都是早就定好的;是穷是富、活多久,也不是自己能勉强改变的。有诗为证:“命里有的终会有,命里没有别强求。万般事情难算计,都是命中早注定。”

第二天一早,就是八月十六日了。赵匡胤睡醒后,洗漱完毕,就去书房找柴荣、张光远、罗彦威三人。四人刚喝了一会儿茶,柴荣就站起来,对赵匡胤说:“二弟,我出来这么久了,雨伞还没卖,得赶紧回去了,今天就跟你辞行。”

赵匡胤连忙拉住柴荣,说:“大哥你怎么这么见外?咱们刚结为兄弟,正该多待几天,好好聊聊,怎么能说走就走呢?就算你要卖雨伞,晚几天也没关系,耽误不了事。你就安心在这儿住几天,咱们还有好多话没说呢。”说着,赵匡胤就让春桃去厨房准备酒菜,几人接着在书房喝酒聊天。

就在几人喝得正高兴的时候,突然看见春桃和张忠慌慌张张地从后院跑过来,春桃一边跑一边喊:“姑老爷,不好了!出大事了!刚才小姐说要去厨房看看早膳准备得怎么样了,刚跨出房门,就‘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现在已经昏迷不醒了,眼睛翻白,嘴唇发青,手脚都凉了!您快回去看看吧!”

赵匡胤一听,吓得脸都白了,手里的酒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对着柴荣三人说了句“仁兄贤弟,我先失陪了”,就撒腿往后院跑。跑到自己房间门口,就看见几个丫鬟正围着张桂英,把她扶坐在地上,不停地喊她的名字,张员外则趴在旁边,哭得死去活来。

赵匡胤赶紧跑过去,蹲在张桂英身边,仔细一看——只见张桂英双眼紧闭,嘴唇发紫,手脚冰凉,已经没了呼吸。赵匡胤急得直跺脚,一会儿站起来往东跑,一会儿往西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又蹲下来,把张桂英抱在怀里,不停地喊:“贤妻!桂英!你醒醒啊!你别吓我!”喊了半天,张桂英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赵匡胤想起自己和桂英的过往——当初在昆明山救了她,两人萍水相逢,后来结为夫妻,本想着能一起白头偕老,没想到才过了四个月,桂英就这么走了。想到这儿,他再也忍不住,抱着桂英的尸体,放声大哭起来:“贤妻,我从昆明山救你的时候,就想着要好好照顾你一辈子,没想到咱们在一起的日子这么短,你怎么就这么走了?你让我以后怎么办啊?”

张员外也在一旁哭,边哭边说:“我的女儿啊!我本来还指望你给我养老送终,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走了,留下我一个人,以后谁来照顾我啊?”

两人正哭得伤心,旁边的张忠走过来,叹了口气,劝道:“员外,姑老爷,你们也别太伤心了。古人说‘人死不能复生’,小姐这是命里注定的,就算你们哭死,小姐也回不来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料理小姐的后事,让小姐安心上路。”

赵匡胤和张员外听了,才慢慢止住哭声,擦了擦眼泪。赵匡胤吩咐丫鬟们用温水给张桂英擦洗身体,换上她平时最喜欢的新衣服,再把她的首饰都戴上,然后把她的尸体停放在后堂。

安排好这些,赵匡胤回到前院的书房。柴荣、张光远、罗彦威三人听说张桂英去世了,也都红了眼眶,纷纷上前安慰赵匡胤。张员外因为太伤心,没力气料理后事,就拿出一千两银子,让张忠去买棺材、寿衣,还请了和尚和道士来做法事,超度张桂英的魂魄,希望她能往生极乐世界。

柴荣、张光远、罗彦威三人也凑了些银子,买了祭品,亲自到张桂英的灵前祭拜。就这样忙了二十多天,张员外选了个好日子,把张桂英的棺材送到祖坟埋葬,丧事才算办完。

又过了一天,柴荣见丧事已经结束,就再次跟赵匡胤辞行:“二弟,现在事情都办完了,我也该回去了,再耽误下去,雨伞就该发霉了。”

赵匡胤点点头,说:“大哥要走,我也不拦你。你等我一会儿,我去跟岳丈辞行,然后跟你一起走。”

张光远听了,疑惑地问:“二哥,你岳丈家这么有钱,你留在这儿好好过日子多好,为什么还要跟大哥一起走,去外面奔波呢?”

赵匡胤叹了口气,说:“梁园虽然好,可终究不是我该久留的地方。再说你二嫂已经走了,我留在这儿,看着到处都是她的影子,只会更伤心。现在跟大哥一起去关西,投奔我母舅,说不定能闯出一番事业,把我的本事显出来。总比留在这儿混日子,让别人笑话我,将来留下骂名强。这不是我想做的事。”

说完,赵匡胤就让春桃去请张员外。张员外来到大厅,赵匡胤上前拜了拜,说:“岳丈大人,谢谢您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还把桂英嫁给我。可惜我命不好,让桂英这么年轻就走了,没能让她跟我过上好日子。我留在这儿,一来看着家里的样子,心里更难受;二来我总不能一辈子混日子,得出去闯闯。所以我想跟大哥一起去关西,暂时跟您辞行,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来看您。”

张员外本来还在伤心,一听赵匡胤要走,更是慌了,眼泪又流了下来:“贤婿啊,虽然我女儿走了,可我已经快六十岁了,身边没什么亲人,就剩你这么个女婿了。你要是走了,我一个人在家,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谁来照顾我啊?你就留在这儿,帮我管管家业,别去外面了,好不好?”说着,张员外的声音都哽咽了,看着十分可怜。

赵匡胤见张员外这样,心里也不好受,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他强忍着悲伤,挤出笑脸,安慰道:“岳丈,您虽然年纪大了,可身体还很硬朗。家里有张忠和春桃他们,都是可靠的人,能照顾好您,您不用太担心。我去关西要是能混出样子,肯定会回来探望您的。咱们的亲戚关系,就算隔得再远,也断不了。您以后别总伤心,多找点开心的事做,好好保重身体,这才是最重要的。”

张员外见赵匡胤去意已决,知道自己留不住他,只好叹了口气,让春桃去厨房准备饯行的酒席。然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间,翻出一个精致的包袱,里面是一整套崭新的铺盖,又拿出一些金银,让小丫鬟抱出来,递给赵匡胤:“贤婿,你既然一定要走,我也不拦你了。路上风餐露宿的,肯定很辛苦,你带的行李太少了,这铺盖你拿着,路上好睡觉。这里还有一百两黄金、一千两白银,你拿着当盘缠,别委屈了自己。”

赵匡胤看着那些金银,连忙摆手:“岳丈,不用这么多。我去关西也就一千多里路,有几两银子就够了。您的心意我领了,这铺盖我收下,黄金我就拿一锭,剩下的您留着自己用吧。”说着,他从里面拿了一锭五两重的黄金,揣进怀里。

张员外知道赵匡胤性格耿直,不会多要,就不再坚持,又拿出三封银子,分别递给柴荣、张光远、罗彦威:“三位贤侄,路上也辛苦你们多照顾贤婿,这点银子你们拿着,当路上的盘缠。”三人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这时,张员外好像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个用红布包着的东西,小心翼翼地递给赵匡胤,说:“贤婿,这是我老伴当年留下的一件宝物,能辟邪防身,不管是刀枪剑戟,还是妖魔鬼怪,都近不了身。我现在把它送给你,希望它能保佑你路上平安,将来建功立业。”

赵匡胤接过红布包,心里十分感动,对着张员外拜了拜:“多谢岳丈!我一定好好保管这件宝物,将来要是有机会,一定回来孝敬您!”

那么,张员外送给赵匡胤的到底是什么宝物呢?咱们下回再接着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