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飞龙传 > 第 42 章(第2页)

第 42 章(第2页)

赵匡胤擦干眼泪,跪着说道:“娘,当年我杀了御乐,只好往关西逃,本来想去找我舅舅。路上遇见了柴荣,就是现在新王的养子,我们俩拜了兄弟,后来我就跟着柴娘娘的车驾一起回了京。”杜夫人连忙问:“那你到了关西,见到你舅舅了吗?”赵匡胤叹了口气:“娘,别提了。我大舅舅早就去世了,后来我在千家店遇见了外婆和二舅舅,还跟他们一起住了些日子……”接着,他就把在外面的经历,从杀御乐到遇柴荣,再到陶家庄说媒,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杜夫人听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时候,赵匡胤的弟弟赵匡美从屋里跑出来,一把拉住赵匡胤的手,小声说:“哥,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你在外面有没有挨饿受冻?”说着,还跑去给赵匡胤端了杯温水。赵弘殷看着小儿子跟赵匡胤亲近的模样,脸色稍微缓和了些。杜夫人趁机说:“老爷,你看匡胤在外面也没闯祸,还帮着柴娘娘,这也是立了功的。孩子知错了,你就别再骂他了。”赵弘殷哼了一声,对赵匡胤说:“如今新君在位,我已经不想当官了,就想在家安安稳稳过日子。你既然回来了,以后就别再惹事,跟你弟弟在家好好读书练功夫,别再让我担心。”赵匡胤连忙点头:“爹,我记住了,以后绝不再惹事。”当天一家人团聚,倒也安稳,这里就不多说了。

咱们再说说军师王朴。之前王朴因为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辞了官回家尽孝。没想到母亲年纪太大,没过多久就去世了。王朴悲痛万分,按照最隆重的礼节给母亲办了丧事,之后就留在家里守孝。周主听说王朴母亲去世的消息,特意派了官员带着御膳去祭奠,还赐了匾额表扬王朴的孝心,又下了诏书,召王朴回京城,辅佐朝政。

王朴本来不想回朝,可他这些天夜观星象,发现紫微星旁有煞星干扰,知道真主(指后来的赵匡胤)要有难,心想这正是回朝救人的好机会,于是就跟着来传旨的官员一起回了京。同行的还有他的门生吴敬,路上吴敬不解地问:“先生,您不是说想在家守孝吗?怎么又愿意回朝了?”王朴望着天上的星星,轻声说:“我观星象,见紫微星有难,真主恐遭不测。那赵匡胤虽是应劫之人,却也是能安定天下的人,我必须回朝,帮他渡过这一关。”吴敬听了,才明白老师的心思。

到了京城,王朴立刻进宫朝见周主。周主一见王朴,高兴得从龙床上站起来,亲自走下台阶,伸手扶起他,还让人搬来金墩子让他坐:“先生,自从你走后,我就像少了左右手一样,天天想你。今天终于把你盼回来了,我心里太高兴了!”当即下旨,封王朴为枢密使兼中书令。

王朴跪下谢恩,之后坐下说道:“陛下是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有方,天下已经有了太平的样子。陛下还这么惦记臣,臣真是受宠若惊。臣本来只是个普通人,却得到陛下这么多恩惠,就算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陛下的恩情。如今臣的母亲已经去世,没有了牵挂,以后一定尽心竭力,辅佐陛下。”周主听了,心里更高兴,传旨摆宴,君臣二人边喝边聊,一直到天黑才散席。正是:

最难得君臣同心如鱼水,果然是彼此敬重似胶漆。

第二天一早,周主驾临早朝。文武百官行完礼后,周主传旨:“宣晋王柴荣上殿。”柴荣赶紧走到殿上,跪下磕头。周主说:“孩儿,昨天你推荐的赵匡胤,你让人把他宣来,我要亲自考考他的本事,再封他官职。”柴荣领了旨,立刻让宣召官去赵府传旨,召赵匡胤进宫见驾。

赵匡胤接到圣旨,心里又激动又紧张——他还不知道,一场大祸正等着他。跟着宣召官进了宫,到了金銮殿上,赵匡胤跪下磕头,高声说道:“臣赵匡胤,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周主低头往下一看,一下子就认出了他——这不就是当年在禅州城上射伤自己左眼的人吗?

周主顿时怒目圆睁,气得牙都快咬碎了,用手指着赵匡胤骂道:“好你个红脸贼!我跟你无冤无仇,你竟敢用箭射伤我的左眼!我还以为这辈子报不了这个仇,没想到你自己送上门来!来人啊!把这个红脸贼绑起来!再去查他的家人,一起抓来,等着朕发落,斩首示众!”

殿上的侍卫不敢怠慢,赶紧跑下殿,把赵匡胤捆了起来。赵匡胤被绑得结结实实,脑子一片空白,魂都快吓飞了——他根本没在禅州射过周主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心里又慌又乱,就像:

地上突然跳出金钱豹,天上骤然落下大鹏雕,让人措手不及。

侍卫把赵匡胤押出朝门,等着周主的旨意。柴荣见周主突然发火,要斩赵匡胤,心里又急又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赶紧跪在龙案前,磕头问道:“父王,您为什么一见到赵匡胤就生气,还要把他绑起来,抓他的家人?他到底犯了什么罪,惹您这么生气?”

周主怒气冲冲地说:“孩儿你不知道!前几天我在宫里没事,打了个盹,梦见自己去了禅州。没想到这个红脸贼在城上偷偷放箭,射伤了我的左眼,现在我的眼睛还疼,时不时流眼泪。今天总算见到他了,一定要杀了他,才能解我心头之恨!”

柴荣连忙劝道:“父王,那只是个梦啊,怎么能当真呢?再说赵匡胤文武双全,又有忠义之心,重用他对国家有好处,所以儿臣才敢推荐他。现在您因为梦里的事,就要杀一个无辜的人,赵匡胤就算死了,心里也不会服气的。求父王三思啊!”

周主哼了一声:“我明明看见他在城上射我,看得清清楚楚!这个仇我记了这么久,今天怎么可能放过他!”柴荣又磕了个头,急切地说:“父王,就算您现在很生气,非要杀赵匡胤,他也不敢反抗。可儿臣担心,您这么做会堵了贤才的路。天下的英雄要是听说您因为一个梦就杀无辜的人,肯定会害怕,不敢来京城求功名。到时候他们去了别的国家,帮着敌人对付咱们,天下就会动荡不安,这可怎么办啊?求父王以国家为重,忘了梦里的恩怨,饶了赵匡胤,重用他。这样天下的贤才都会来投奔您,帮您治理国家啊!”

周主脸色一沉:“你说梦里的事是假的,可我的眼睛现在还疼,这难道也是假的?你别的话我还能听,这件事你别再劝了!我已经决定了,谁也别想改变!侍卫,赶紧去查赵匡胤的家人,查清楚了立刻回奏!”

柴荣见周主不听劝,心里更急了,眼泪都快下来了,又连连磕头:“父王,赵匡胤绝对不能杀啊!禅州离京城有两千多里,您凭着一个梦,就杀一个无辜的人,天下人怎么会相信您?现在您刚登基不久,天下还没太平,外面的诸侯都在观望,有的还想着造反。南唐的李景不承认咱们大周,塞北的契丹经常来侵犯边境,晋阳的刘崇还自己称帝,招兵买马,说要给汉主报仇,时不时来骚扰咱们。现在正是需要贤才的时候,赵匡胤熟读兵书,精通谋略,能打仗会用兵,这样的人才,天下难找第二个。您怎么能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就杀了他呢?

儿臣听说,当年齐桓公忘了管仲射他衣带钩的仇,把管仲从堂阜救回来,重用他当宰相,最后让齐国强大起来;雍齿多次欺负汉高祖,后来汉高祖还封他为侯,这样天下的贤才才都来投奔他。那些人是真的犯了错,还能被原谅,父王您为什么就不能原谅赵匡胤呢?求父王开恩,就算赵匡胤真的犯了错,看在国家的份上,饶他一命。他肯定会尽心竭力,报答您的恩情,就像管仲辅佐齐桓公一样啊!”

周主被柴荣说得心烦,脸色更难看了:“我跟你是父子,那个红脸贼射伤我,你应该帮我报仇才对,怎么反而帮他说话?你是不是胳膊肘往外拐,有什么别的心思?”柴荣连忙说:“父王,儿臣怎么会有外心呢?儿臣只是觉得赵匡胤是个难得的人才,想让他帮您保住江山,所以才敢不顾嫌疑,求您饶他一命。求父王就饶了他吧!”

周主不耐烦地说:“你别再劝了!我朝有很多良将,兵力也强,就算没有这个红脸贼,我也能坐稳江山,治理好天下!”柴荣见周主死活不松口,急得浑身冒汗,却想不出别的办法。

就在这时候,殿上突然走出一个大臣,跪在地上,高声说道:“陛下,臣有句话想说,求陛下听听。”周主抬头一看,原来是刚回朝的王朴,便问道:“先生,你有什么话要说?”

王朴从容地说:“陛下,赵匡胤犯的‘罪’,说到底是您梦里的事,没法当众说清楚。您现在在气头上,要是杀了赵匡胤,汴梁的百姓肯定会疑惑——赵匡胤到底犯了什么罪,要被立刻处死?就连赵匡胤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死。臣觉得,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不能随便用刑。不如陛下就听晋王的话,把赵匡胤交给晋王,让晋王问清楚情况,录下口供,再告诉百姓。这样大家就知道赵匡胤是因为暗中行刺、射伤陛下才被定罪的,赵匡胤就算死了,也不会有怨言。这既能服众,又能遵守国法,是最妥当的办法。求陛下答应。”

周主听了王朴的话,低下头,皱着眉头琢磨起来——王朴说得有道理,要是就这么杀了赵匡胤,确实没法向百姓交代。可要是饶了他,自己心里的气又咽不下。这一来,周主心里就犯了难。

正是:

反复劝谏暂消心中恨,巧妙周旋化解眼前危。

到底周主会不会听王朴的话,饶了赵匡胤呢?咱们下回再接着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