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食骨记火锅德化坪埔 > 宋汴京州桥旁骨汤面孝子魂(第2页)

宋汴京州桥旁骨汤面孝子魂(第2页)

“阿婆,这里!”陈墨赶紧指了指衣柜后面的地面。王阿婆跑过去,掀开草席,用手刨开泥土,果然挖出一个巴掌大的木盒。木盒是普通的杉木做的,上面还刻着一个“生”字,显然是阿生自己做的。

打开木盒,里面放着几个纸包,每个纸包里都装着不同的草药,旁边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是阿生的字迹:“娘,这些草药能润肺,每次熬汤加一小撮,别多放。等我攒够钱,就带娘去请名医。”纸条的末尾,还画着一个小小的笑脸,像是怕母亲担心。

王阿婆拿着纸条,眼泪掉在木盒上,打湿了草药的纸包:“阿生……我的儿……”

陈墨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阿生的心意,终于被王阿婆看到了;而阿生的遗愿,也该由他们来完成。

三、请医治病,魂释牵挂

当天下午,陈墨拿着阿生攒的铜板,陪着王阿婆来到州桥旁的“仁心堂”药铺。药铺的坐堂郎中是个年过五旬的老者,姓刘,医术在汴京小有名气。刘郎中给王阿婆诊了脉,又看了阿生留下的药方,点了点头说:“老夫人这咳疾,是常年劳累加上风寒所致,好在不算严重。阿生这孩子有心了,这些草药都是润肺止咳的,虽然便宜,却对症。我再给你开几副药,配合着骨汤喝,不出一个月,咳嗽就能好。”

王阿婆听到这话,眼泪又掉了下来:“多谢刘郎中……我儿要是知道,肯定会高兴的。”

刘郎中开了药方,陈墨付了钱,拿着药和王阿婆回到面铺。王阿婆按照刘郎中的嘱咐,把药煎好,又按照阿生纸条上的说法,在骨汤里加了一小撮草药,熬了一锅新的骨汤。当热腾腾的骨汤端上桌时,陈墨再次拿起银汤勺,勺面上映出阿生的身影——他站在王阿婆身边,眼神里满是期待,像是在等母亲喝汤。

“阿生,娘喝了汤,病就能好了。”王阿婆端起碗,喝了一口骨汤,眼眶泛红,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汤……和你以前熬的一样香。阿生,娘不咳了,你放心吧。”

就在这时,银汤勺的光晕突然变得明亮起来,阿生的身影在勺面上清晰地笑了,他对着王阿婆挥了挥手,然后慢慢变得透明,像冬日里的雾气一样,渐渐消散。银汤勺的光晕也随之暗下去,恢复了原本的模样,只是勺身上,似乎还留着一丝淡淡的暖意。

“阿生……走了。”王阿婆看着银汤勺,声音里带着几分释然,又有几分不舍,“他终于放心了。”

陈墨点了点头,心里满是平静。他知道,阿生的牵挂终于解开了,他可以安心地离开了;而王阿婆的病能治好,往后的日子,也能多几分安稳。

接下来的几天,陈墨每天都来王阿婆的面铺帮忙。他帮王阿婆挑水、劈柴,还帮着招呼客人。王阿婆的咳嗽渐渐好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铺子里的生意也比以前好了不少。客人们都说,王阿婆的骨汤面,没了以前的咸涩,多了几分温润,喝着心里暖乎乎的。

“陈公子,真是谢谢你。”一天晚上,王阿婆熬了一锅新的骨汤,给陈墨盛了一碗,“要是没有你,阿生的草药找不到,我的病也治不好。你是个好人。”

陈墨接过碗,喝了一口骨汤——温润的汤汁滑过喉咙,带着猪骨的鲜香和草药的淡香,暖遍全身。他放下碗,从包袱里拿出《味魂录》,对王阿婆说:“阿婆,我想把你这骨汤面的做法记下来,写进我的食谱里。这样,以后不管我走到哪里,都能记得这碗骨汤面的味道;也能让更多人知道,汴京州桥旁,有个孝顺的阿生,有个温暖的面铺。”

王阿婆愣了愣,随即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啊。这骨汤面是阿生的心意,能记下来,是好事。我现在就教你,怎么熬汤,怎么加草药。”

四、记录食谱,传承温情

那天晚上,王阿婆坐在灶台旁,一边熬着骨汤,一边给陈墨讲解骨汤面的做法,陈墨则拿着炭笔和布帛,仔细地记录着,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熬骨汤,得用新鲜的猪筒骨,最好是带点肉的,这样熬出来的汤才鲜。”王阿婆用长勺搅动着锅里的骨汤,“先把骨头洗干净,放在冷水里泡一个时辰,把血水泡出来,然后冷水下锅,加几片生姜,大火煮开,撇去浮沫,再转小火慢慢熬,最少要熬三个时辰,汤才会变成乳白色。”

陈墨在布帛上写下“食材选备”,然后按照王阿婆的说法,一一记錄。

写完这些,陈墨又想起阿生纸条上的嘱咐,在布帛上添了一段“小贴士”:“阿生遗愿:草药粉每次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汤的鲜味;熬汤时需小火慢炖,不可心急,方能熬出温润鲜美的骨汤。”

王阿婆凑过来看了看,指着布帛上的字说:“对……就是这样。阿生以前总说,熬汤和做人一样,得慢慢来,不能急。”

陈墨放下炭笔,看着布帛上工整的字迹,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食谱,更是一份传承——传承着阿生对母亲的孝心,传承着王阿婆对儿子的思念,也传承着汴京州桥旁这份温暖的烟火气。

“阿婆,这份食谱,我会好好收着。”陈墨把《味魂录》叠好,放进包袱里,“以后,不管我走到哪里,只要看到这份食谱,就会想起汴京州桥旁的这碗骨汤面,想起阿生的孝顺,想起你的善良。”

王阿婆点了点头,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包草药粉,递给陈墨:“陈公子,这些草药粉你拿着。以后你要是想喝骨汤面了,就自己熬。要是遇到像我一样咳嗽的人,也能帮上忙。”

陈墨接过布包,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这是王阿婆的心意,也是阿生的心意。这份心意,会像这碗骨湯,暖透人心。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