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可心中警铃大作:为什么?他不可能不知道这几个洞的事情,为什么避而不谈?
李木可拱手回礼,嘴里木然地念着台词
“得太子挂念,臣之幸也。只是副手一事,臣已有朋友愿意同往,愿以吾友为副。”
还没等他说完,太子丹竟少见地打断了他的话
“可舞阳乃世间罕见之勇士,必能助君成千古留名之大业……”
太子丹的声音慢了下来,底气似乎有些不足,
“无论如何,还是希望荆卿能与秦舞阳见一面再做决断。”
他在心虚什么?
无论如何,当面多次拒绝上司的提议太不友好,李木可只好先答应下来明天与秦舞阳在旅馆见一面。
被太子丹送出门时,他好像已经恢复了正常,又挂上了莫测的微笑,还叮嘱李木可好好休息。
李木可想,怪不得荆轲被带上了这么一艘贼船。借刀杀人,多疑谨慎,都被隐藏在谦逊温和的表象之下,像是一只掩在草丛里的窥伺的毒蛇,被他盯上实在难以脱身。
再次坐回马车上,李木可居然有一种回到了复活点的庆幸。
他细细梳理着今天晚上的怪事:如果说这两件事情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按照书里写的剧情继续下去。
如果是荆轲自己,他不会在门板上扎出好几个洞,也不会拒绝秦舞阳当副手,毕竟他又不知道秦舞阳在咸阳宫没有帮上任何忙,甚至还帮倒忙。
但如果只是故事情节上的不同,他从一开始就已经尝试过,他刚来就割下了樊於期的头颅,还主动去拜谒了太子丹,但那时太子丹应对自如。而且,在拒绝秦舞阳做助手的时候,太子丹也没有像之前那样僵住,而是换了一种态度,坚决地请求他与秦舞阳见面。
所以,有些行为会导致时间的暂停和人物态度的变化?
而且。。。。。。是会影响到刺杀秦王计划的行为。
荆轲自己主动去找太子丹和太子丹过来找他,都不会影响刺秦的计划,只是时间有些微小的变化。而如果提起门板上的洞,如果荆轲发现了这些,很难保证他与太子丹的合作还能不能顺利进行。
毕竟两人很难谈得上有什么情谊,充其量只能算是雇佣关系。
如果没带上秦舞阳,也一定会影响到刺杀秦王的计划。
。。。。。。
线索还是太少,没办法连成完整的链条。
李木可抬头望着车厢顶棚,黑漆漆的夜里什么也看不到。按理说,他刚刚发现了这个世界的一丝破绽,该就此抓住机会,找到回家的办法。
可他现在只能想到一件事:
明天就要与秦舞阳见面了,他到底是该继续拒绝,还是应该选择接受?
如果继续坚持拒绝,事情到底会走向哪里?
这个凉夜,李木可再次思考起了自己的前路。
他年龄还小,当然有很多幼稚,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在这个残酷的时代,这些不能被人听到的,也许只能向最适合的“荆轲”说。
“太子丹并没对你多么好,你只是他顺手的工具罢了。”
“你应该放下要去刺杀嬴政的执念,不要被利用。”
“哪怕你们的地位并不对等,但也实在没有必要为他去死。”
李木可干巴巴地说了几句,他实在不擅长劝说,尤其是对着完全没有回应的人,更让人丧失沟通的勇气。
但他还是说了很多,而且逐渐跑偏,到最后完全变成了李木可单方面地讲故事,都是他在学校的故事。也许真的是太怀念这些事情,他絮絮叨叨地说了一路。
从课本插图到上课爱偷吃零食的同桌,又从老师讲课延伸到学校里爱撒娇流浪猫,还有班长书包上挂着的小人,自己没通关的游戏。。。。。。
李木可才发现,他居然有那么多话想说。真奇怪,别人都总说他话太少。
最后下车时也没等到回应,但也许是想着有人在听,他的心情微妙地变好了些。
那些阳光灿烂到有些耀眼的日子,把梦都捂得更温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