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回到小院,同院的弟子们看到她这副狼狈不堪、灰头土脸的模样,大多露出了然或漠然的神情。那个叫王薇的女弟子倒是凑过来,叹了口气:“早说了丙字一百零三号那片田邪门得很,又耗灵力又招虫。你一个新人,还是五行灵根,摊上这块田,唉……以后日子难熬咯。”
秦昭只是勉强笑了笑,没有说话。她回到房间,连饭都顾不上吃,立刻打坐恢复灵力。此地的灵气本就稀薄,她吸收效率又低,恢复速度慢得令人绝望。
日复一日,生活仿佛陷入了泥潭。
每天都是耗尽心力地劳作,勉强维持着灵田不至于荒废,却总是无法完美完成任务。修炼进展更是缓慢得像蜗牛爬。《云雨诀》和《锐金诀》的熟练度一点点艰难地增长着,每一次+0。1、+0。2的提示,都意味着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修为更是几乎停滞不前,炼气三层(4100)的进度条,一个月过去了,几乎看不到动弹。
月底发放月例时,她因为任务完成度评定为“丙下”,只领到了三块下品灵石和三颗聚气丹。握着那点微薄的资源,她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外门残酷的生存法则。
但她没有抱怨,更没有放弃。
她开始更加细致地观察那片灵田,运用【草木亲和】的微弱感应和【洞察】功能,仔细分析土壤情况、杂草长势、虫害规律。她发现某些区域的“贫瘠躁动”感尤其明显,便尝试着将每天恢复的有限灵力,优先集中施放在这些区域的灵草上,而不是平均分配。
她也不再强求一定要用法术除草。而是将法术练习和实际劳作结合,用手拔草时,也默默运转锐金诀的法门,感受金系灵气的锋锐特性,哪怕无法发出气刃,也能让手指更灵活,小锄头用得更精准省力。
晚上打坐时,她不再仅仅满足于运转《青岚宗基础炼气诀》,而是更加刻苦地修行《凝元术》,极力提纯着每一丝纳入体内的驳杂灵气,尽力减少五行相克带来的内耗,虽然进度缓慢,但基础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变得更为扎实。
她的努力没有立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任务评定依旧徘徊在“丙”等,修炼速度依旧慢得让人绝望。但她负责的那三块灵田,青禾草的长势却以一种极其缓慢却稳定的速度,在一点点好转。枯萎的植株减少了,叶片也似乎稍微绿了一些。
同院的弟子们渐渐发现,这个沉默寡言、资质奇差的新人,身上有种可怕的韧性。她似乎永远不知道什么叫放弃,只是日复一日地、用最笨拙也是最执着的方式,一点点地磨着,与那片贫瘠的土地、与自身糟糕的资质、与艰苦的环境做着无声的抗争。
这种变化细微到几乎无人察觉,但却真实地发生着。
【《云雨诀》熟练度:初学(35100)】
【《锐金诀》熟练度:初学(22100)】
【农耕熟练度:熟练(1251000)】
【境界:炼气期三层(9100)】
进度缓慢,步履维艰。但这才是五行伪灵根修士最真实的写照。
日子在外门的黄土、灵植与汗水交织中,缓慢而坚定地流淌。转眼又是两个月过去。
秦昭的生活依旧被枯燥的循环填满:天不亮起身,赶往丙字一百零三号田,耗尽心神地施展那依旧不算娴熟的云雨诀和锐金诀,用手、用锄头弥补法术的不足,与那些仿佛永远除不尽的杂草和蠢蠢欲动的虫害做斗争。傍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小屋,打坐恢复那永远不够用的灵力,深夜则雷打不动地运转《青岚宗基础炼气诀》和《凝元术》,艰难地磨砺着修为和灵力纯度。
进步微乎其微,慢得足以让任何心志不坚者绝望。
【《云雨诀》熟练度:初学(68100)】
【《锐金诀》熟练度:初学(55100)】
【境界:炼气期三层(22100)】
两个月,修为几乎原地踏步。法术熟练度的增长也极其缓慢。每个+0。1、+0。2的背后,都是无数次失败和汗水的积累。
月例依旧只有可怜的三块灵石和三颗聚气丹。她舍不得用灵石,将灵石小心地藏好,聚气丹则每隔几日服用一颗,勉强支撑着修炼。
然而,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在她自己都未曾刻意关注的情况下,她的【农耕】熟练度缓慢而稳定地提升到了【熟练(2151000)】。她对那片“问题灵田”的了解日益加深。通过【草木亲和】的微弱感应和日复一日的观察,她渐渐摸清了几处“贫瘠躁动”最严重区域的范围和特性。
她不再平均分配宝贵的灵力,而是将每天恢复的灵力,优先、反复地滋润那几块核心区域的青禾草。对于其他区域,则更依赖物理除草和间苗等传统手段,虽然效率低,但能节省灵力。
她还发现,田埂旁生长着一种气味辛辣的野草,【洞察】显示其有微弱的驱虫效果。她便尝试着将这种野草捣碎,混合清水,喷洒在灵田边缘。效果甚微,但似乎真的让某些小虫子的活动减少了一些。
这些细微的、基于经验和观察的调整,并非立竿见影,却像涓涓细流,持续不断地改善着灵田的状况。
这一日,负责巡查丙字片的执事弟子张远照例前来检查。张远约莫二十七八岁,炼气五层修为,在外门弟子中算是佼佼者,为人还算公正,但眉宇间总带着一丝因前途无望而产生的淡淡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