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我斜对角,则坐着一对大约三十岁出头的看着像是夫妻的男女。
男人穿着一件深灰色短袖,低着头,修长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动,神色平静。女人穿着白色短袖,戴着一副金属框眼镜,很是干练,双手环抱在胸前,神色淡漠。她同样在刷着手机,但目光偶尔会扫向窗外,似乎心事重重。
说是夫妻感觉有些牵强,因为他们之间没什么交流,气氛有些冷淡。
我低头看了眼时间,已经十一点多了,车子已经开了五个小时。胃里隐隐泛起饥饿感,我拉开背包,从里面拿出一个压扁的面包,撕开包装,索然无味地啃了起来。
车厢里安静下来,除了偶尔的咀嚼声,只有车轮碾过崎岖公路的震动。
正在这时,车子突然缓缓停了下来。
司机拿起水杯喝了口水,随后放下杯子,扭头喊道:“前面就是白石村了,你们在这里下车走过去就到了。”他的嗓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倦意和不耐烦。
那对夫妻中干练的女人皱了皱眉,抬头看向前方不远处的石碑,语气中带着不解:“我看这里离前面白石村还有一小段距离,为什么不直接开到那里?”
司机顿了顿,目光在后视镜里扫了一圈,缓缓说道:“站点就是这里。”他的语气不咸不淡,但明显带着种不愿多解释的意味。
女人还想再问些什么,身旁的男人却伸手按住了她的手臂,似乎小声嘀咕了一句:“低调点。”她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满,但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我背上背包,把放在车架上的几个礼盒一一拿好,最后一个下了车。
就在我跨下车门的瞬间,司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那声音听上去如释重负,像是憋了一路,终于找到了出口。他的手搭在方向盘上,指节有些泛白,整个人靠在座椅上,眼神望向前方的石碑,似乎带着说不出的沉重。
车门“砰”地一声关上,大巴车在公路上缓缓调转方向,扬起一片尘土,像是急于离开这个地方。
下了车,我本能地环顾四周。
天空蓝得有些不真实,城市里的天空从未如此过,低垂的云彩仿佛触手可及,缓慢地漂浮在远处的山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青草气息,路旁生长着大片野花,颜色各异。然而,这片景色虽然秀美,却透着一丝异样的冷清——这里没有车站,也没有任何站牌或指示牌,唯独前方百余米处,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巨石上,用鲜红色的大字写着:“白石村”。
鲜艳的红色深得刺眼,与周围一片原始的山野格格不入。
我低头拿出手机,给姐姐发了条微信:“姐,我到了。”
消息发出去后,我抬眼望向前方的路,发现同行的几人已早就走到了前面。
那对夫妻走在最前面,男人身材中等,身高貌似有180左右,穿着深色牛仔裤背着背包推着行李箱;女人也穿着牛仔裤,同样背着不小的背包,鞋跟不高,但走在坑洼不平的山路上仍显得有些不便,但依旧走在男人的前面。
稍靠后的是那对大学生。男生个子很高,长得确实帅,估摸着有185左右,脖子上挂着相机,一路不停地举着拍照,时而调整角度,时而眯眼查看取景框里的画面。他旁边的女生看上去娇小可爱,时不时地拿手机自拍,角度选得很精细,还会偷偷地把男生也拍进去。
“真年轻啊。”我心里忍不住感慨,随即又拉了拉背包肩带,顺着他们的步伐往前走。
刚下车就觉得这里不错的原因,除了景色优美之外还有就是,这里好凉快啊,明明已经是酷暑,但这里却气温适宜,估摸着在二十三四度左右,心里想着姐姐在这里生活感觉很不错啊。
不远处,巨石前的几个人已经停下脚步。
“哇,好美啊。”女大学生忽然兴奋地低呼了一声,抬起手机对着前方拍了几张照片。
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
村子的确如同画卷一般,坐落在一片青翠的山谷之间,背靠着一座郁郁葱葱的大山。房屋皆是传统的木质两层小楼,屋檐微微上翘,透露着些古旧的气息但房子却是很新的。中央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的水声在这片静谧的环境里格外清晰。四周是繁茂的树木,枝叶交错间,随处能看到几只鸟雀掠过。
这样的环境是城市中所没有的,真像是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这是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