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一篇篇盛赞陈昊宇与星耀合作“愉快”、“mutuallybeneficial(互利共赢)”的通稿开始铺天盖地地出现,试图营造出一种其乐融融、必将续约的假象。
Tina的电话再次被打爆,其他竞品公司的话术也变得更具攻击性,开始详细“分析”加入星光的“巨大风险”。
压力,开始向陈昊宇这边传导。
晚上十点,陈昊宇结束了一个杂志封面的拍摄,回到公寓。她累得几乎散架,但脑子里却乱糟糟的,全是白天会谈的细节和那些突然冒出来的负面消息。
她泡在浴缸里,试图放松,手机放在一边。屏幕突然亮起,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
“喂,您好?”“陈老师,我是陈丽君。”电话那头传来清晰而平静的声音,没有任何寒暄,“抱歉这么晚打扰您。”
陈昊宇有些意外,坐直了身子:“陈总?有事吗?”
“关于今天下午市面上出现的一些关于星光的不实信息,我认为有必要亲自向您说明。”陈丽君语速平稳,直奔主题,“您听到的任何关于资金链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公开的财报和融资公告核实。星光的B+轮融资下周就会正式关闭,领投方是寰亚资本,您可以随时求证。”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给了陈昊宇一点消化的时间,然后继续说:“至于其他更隐晦的影射,纯属无稽之谈。我的背景很简单,毕业、创业、融资,所有经历在商业调查中都清晰可查。我不希望这些噪音,影响您基于事实和自身需求做出的判断。”
她没有祈求相信,只是在陈述。这种坦荡和直接,反而让陈昊宇松了一口气。她讨厌那些弯弯绕绕的试探和言不由衷的保证。
“谢谢您告诉我这些,陈总。”陈昊宇的声音放松了些,“我确实听到了一些声音。”
“正常的商业竞争手段而已。”陈丽君轻描淡写,“我相信陈老师的判断力。更重要的是,”她的语气稍微放缓,“我希望您相信,我昨天提出的,关于工作室和创作主导权的方案,是发自内心的。我欣赏您的才华,不止是作为明星的陈昊宇。”
最后那句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陈昊宇握着手机,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浴室里水汽氤氲,电话那头的女声冷静而笃定,构成一种奇异的氛围。
“我……需要时间考虑。”陈昊宇最终说道。
“当然。”陈丽君适可而止,“期待您的回复。晚安,陈老师。”
“晚安。”
电话挂断,陈昊宇看着渐渐暗下去的屏幕,久久没有动作。
第二天,Tina带着厚厚的分析报告来找陈昊宇。报告详细对比了几家主要竞对公司开出的条件。“星耀给的现金和股份最多,但资源还是他们说了算,你想自己做项目?难。”“华天娱乐渠道强,但电影制作是短板。”“橙影文化倒是有创意,但规模太小,抗风险能力差。”
最后,报告停留在星言那一页。“星光……条件不是最优厚的,现金待遇比星耀低15%,但他们给的自主权是最大的,那个工作室的方案,确实是独一份。”Tina推了推眼镜,表情复杂,“但是风险也最大。新公司,模式新,赌赢了通吃,赌输了……”
赌输了,可能就会错过黄金发展期。娱乐圈更新换代太快,一步慢,步步慢。
陈昊宇翻看着那份计划书,脑海里是陈丽君带她参观时自信的样子,是谈判桌上寸步不让的强硬,是深夜电话里那句“欣赏您的才华,不止是作为明星”。
其他公司买的是“影后陈昊宇”,而陈丽君,似乎想投资的是“陈昊宇”这个人。
“Tina姐,”陈昊宇抬起头,眼神里有了些不一样的东西,“如果我们和星光谈,在最核心的几条条款上,比如工作室的绝对主导权、项目的一票否决权,还有……关于那些负面传闻的违约赔偿,他们能不能签?”
Tina愣了一下:“你的意思是……”“我想试试看。”陈昊宇合上计划书,“看看她的诚意,到底有几分。”
Tina深吸一口气:“昊宇,这很冒险……”“我知道。”陈昊宇打断她,目光看向窗外繁华的城市,“但也许,值得冒这个险。”
她想知道,陈丽君画下的那个关于未来、关于创作的饼,究竟是不是空中楼阁。而验证的唯一方法,就是将她逼到谈判的墙角,看她是否还愿意兑现承诺。
一场更激烈、也更接近真相的谈判,即将拉开序幕。而陈昊宇不知道的是,陈丽君在挂断昨晚那通电话后,就已经对助理下达了指令:“重新准备合同草案,在陈昊宇最在意的那几个点上,再提高我们的让步额度。我们要做的,不是讨价还价,而是让她看到,我们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