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染了浅蓝色的头发,我只是随手发了个自拍,她却立刻写道:
“新颜色很适合你,感觉轻快了许多,像巴黎的春天。”
当我打了唇钉,她的消息几乎是立刻弹出来:
“好大胆啊。我真佩服你敢去尝试。很酷,很有力量。”她的字句里透着真心的欣赏,好像看到的不是装饰,而是我内心某种新的勇气。
当我剪去长发,她又说:
“短发真的很衬你。不只是外表上的适合,而是那种‘终于回到你自己’的感觉。干净利落,却依旧温柔。”
她的评论从不吝啬。
既有对我想法的肯定,也有对我心情的体贴关怀。
我常常在屏幕前愣住,想回复些什么,却觉得无论写什么都不够。最后只能删删改改,敲出最普通的一句“谢谢”,或者一个害羞的表情。
有时候,我会觉得,是她一直在伸手,而我,只是笨拙地握住。
她似乎总是主动的那一个。
偶尔,记忆会在不经意间闯进来。
我会在地铁上看到戴墨镜的旅人,忽然就想到那天米兰的火车。
她推开车厢门,阳光从她背后照进来。她戴着耳机,像与世界隔绝。
直到她看到因为不确定是否已经到达目的站点而犹豫不决的我,轻轻问道:“你要去哪儿呀?”
那句再简单不过的问话,却成了我无法抹去的片段。
我记得她在我手机的备忘录里手写下名字时,我呼吸一瞬间停滞。
我记得她带我找到安检口,我们匆忙地合照,不舍地拥抱,然后分开。
这一切,我没有和任何人提起过。
仿佛这是一份只属于我一个人的秘密。
夜深了。灯关掉了,我却没有睡意。
手机屏幕忽然亮了一下,是一条新消息。
她写:
——“巴黎见。”
我盯着那几个字看了很久。
然后,把手机翻过来,按在胸口。
好像,心跳在这一瞬间,被城市的夜风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