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浅的手停在门把上。她说得对。那个文化综合体项目凝聚了团队太多心血,尤其是她负责的那部分设计,没人比她更了解。
“你可以恨我,利用我。”季云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但别辜负你自己的作品,也别连累其他同事。”
典型的季云之式逻辑——冷静、理智、切中要害。林浅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
“答辩结束后我会离开。”她拉开门,没有回头,“季总监,请你记住,我从来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任何人的替身。”
走出那栋大楼,纽约夜晚的风带着哈德逊河的潮气扑面而来。林浅站在街口,看着川流不息的车灯,第一次感到这个城市的陌生。
她掏出手机,删除了季云之的所有联系方式。然后给团队里关系不错的同事发了条信息,说家里有急事要请假几天。
她需要时间思考,需要空间喘息。但首先,她要让季云之明白——棋子和棋手,从来不是固定的角色。
接下来的三周,林浅像变了个人。她依然准时上班,认真工作,但对季云之的态度降到了职业礼貌的冰点。除了必要的项目沟通,她不再接受任何额外的“指导”,也拒绝所有工作外的接触。
季云之似乎接受了这种变化,公事公办的态度无可挑剔。只是林浅偶尔抬头,会撞见季云之看向她的复杂目光,带着审视,或许还有一丝……愧疚?
答辩前一天,林浅在公司熬到深夜做最后准备。离开时已是凌晨,发现手机忘在会议室。折返时,她看见季云之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鬼使神差地,她走近了些。
季云之背对着门,站在白板前。白板上贴满了项目资料,而在正中央,赫然是林浅的设计草图。季云之正用马克笔在草图上做着标注,写写画画,神情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这张图。
那一刻,林浅清楚地看到,季云之眼中没有丝毫对待替代品的轻慢,只有对作品本身的纯粹专注和一丝……欣赏?
季云之突然动作一顿,像是察觉到什么,猛地回头。
四目相对。
林浅没有躲闪,径直走进去,拿起忘在桌上的手机。
“明天答辩,别搞砸了。”季云之迅速恢复常态,语气平淡。
林浅走到门口,停下脚步。
“季总监。”
季云之看向她。
“我会做好答辩,因为那是我的作品。”林浅一字一句地说,“但之后,我会离开。不是辞职,是申请调去西雅图的分公司。我已经和HR谈过了。”
季云之的表情凝固了。西雅图分公司刚成立不久,正需要人手,调职申请通过的可能性很大。
“为什么是西雅图?”季云之的声音有些发紧。
“因为那里有雨,有森林,有和纽约完全不同的建筑语境。”林浅微微一笑,“最重要的是,那里没有你。”
她转身离开,这一次,没有回头。
答辩非常成功。林浅的陈述清晰有力,对答如流。评委们频频点头。结束后,团队同事欢呼着要一起去庆祝。
林浅以收拾东西为由婉拒了。她回到工位,开始整理物品。调职申请已经批准,一周后她就要飞往西雅图。
手机亮起,收到一条新消息。来自一个陌生号码,但林浅直觉知道是谁。
【对不起。还有,谢谢。你的设计很棒,Ryn一定会喜欢。】
林浅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很久,然后按灭了屏幕。
她拿起最后一个小纸箱,走出G&S气派的玻璃门。纽约的阳光正好,透过摩天楼的间隙洒下来。
她不再是那个在高线公园被风吹散画稿的慌张女孩,也不再是别人棋盘上任人摆布的棋子。
她是林浅。只是林浅。
而关于未来,关于建筑,关于她自己——这场棋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