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
他们恋爱的消息终究传到了赵薇薇父母的耳中。
一个平常的周末,赵薇薇被叫回家。气氛有些不同往常,母亲坐在沙发上,面色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父亲则站在窗前,看着窗外,背影凝重。
“薇薇,你和那个叫周政的同学,是怎么回事?”母亲开门见山,语气是惯有的优雅,却冷冰冰的。
赵薇薇心一紧,知道瞒不住了,索性大方承认:“我们在交往。”
母亲放下喝茶的杯子,杯底撞击桌面,发出刺耳的声音。
“我不同意你们在一起。”
“为什么?”
她有些不能理解,他们把她专门叫回来就是为了通知她这个?
“他的情况我和你爸爸都了解过了,出身偏远,家境贫寒,全家靠着政府低保维持生活,现在搞的那个所谓公司,不过是小打小闹,这孩子或许有点小聪明,但家庭条件是个累赘,往后发展注定有限。”
妈妈说的这些赵薇薇早就知道,她也知道父母调查周政的用意,但她依旧对这种扑面而来的掌控欲感到窒息。
“妈,我和他只是谈恋爱,还没想那么长远。。。。。。”
父亲转过身,坐到侧边的沙发上,“薇薇,爸爸妈妈也是在给你做参谋,谈恋爱不就是奔着结婚去的,我们只有你一个女儿,不能看你往火坑里跳。”
“火坑?”赵薇薇被这个词刺痛了,“周政他怎么就是火坑了?他起点比绝大多数人低,靠自己考上a市的大学,白手起家创业,比很多靠着家里渠道走特招的人强多了!”
“他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他很有能力,也很努力!”赵薇薇争辩着,“他的公司不是小打小闹,他很有想法。。。。。。”
母亲冷哼一声,打断她,“薇薇,你太天真了,他那个所谓的公司,用的你们学校的场地,团队里都是些没背景的穷学生。是,也许能接几个小项目糊口,但能有什么大出息?你从小到大接触的都是什么样的人,难道要以后跟着他挤公交、租房子,为柴米油盐发愁吗?”
“我不在乎这些!”
“你不在乎,我们在乎!”母亲的声音陡然提高,“我们辛苦培养你,不是让你去吃苦的!门当户对不是老封建,是两个家庭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契合。你现在觉得爱情伟大,可以克服一切,等真的过日子,差距会像刀子一样天天磨着你!”
赵薇薇看着父母的脸,忽然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他们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彼此都无法理解对方的逻辑。
无论赵薇薇如何辩解,如何描述周政的才华和抱负,在他们看来,那不过是年轻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女儿被感情蒙蔽双眼的夸大其词。
争吵没有结果,他们下了最后通牒。
必须分手!
接下来的几周,赵薇薇被迫参加了好几次母亲组织的聚会。聚会上,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与她年龄相仿、家世相当的青年才俊在场。
他们谈论着赵薇薇熟悉的一切,马术、高尔夫、最新的投资风口、国际艺术拍卖会的行情。。。。。。
母亲也会适时地提醒她交换联系方式,“薇薇,李叔叔家的孩子今年刚从常青藤毕业,现在在做私募,他和你一样也喜欢艺术,对当代艺术很有见解,你们年轻人多交流交流,应该很有共同语言。”
赵薇薇明白父母的用意,这些相亲对象确实优秀,符合他们心中门当户对的标准,和他们相处轻松、舒适,谈论的话题她毫不陌生。
但每当此时,她总会想起周政。想起他谈论自己项目时眼中燃烧的光,想起他熬夜写方案的模样。
对比之下,这些门当户对的对象,反而显得苍白无力。他们谈论的马术,滑雪,赛车,每个人都好像是复制粘贴式的假人。
她真的很烦。
父母的高压和频繁社交让她身心俱疲。
她试图用课业填满自己的生活,对这些相亲聚会冷处理,但母亲的一次紧急来电,声称自己突然头晕不适,让她不得不匆忙赶赴一场原本已推掉的晚宴。
结果可想而知——母亲根本就没事,甚至她急匆匆赶到的时候母亲还在和一位贵妇人聊的热火朝天。
她被气的够呛。
晚宴上除了几位长辈,还有一位气质卓然的年轻男士,陈先生,刚从华尔街回国,家世与赵家相当,看起来是比上一个不知道李姓还是赵姓的更让母亲满意的对象。
整晚,话题都被引导到两人身上,什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遇到合适的就要好好把握,双方长辈恨不得立马敲定个好日子,在这种起哄的氛围里,她只能尴尬的陪笑。
后面留给给他们单独相处的空间,赵薇薇被迫被困在饭桌上,听眼前这位相亲对象侃侃而谈,从古典音乐聊到宏观经济,她连插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抱歉,现在太晚了,我需要回学校了,陈先生我们下次有机会再聊。”
下次,意味着没有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