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边界与自由
"感官的温度"展览结束后,谢延和桑陌决定将"冷与暖实验室"的模式推广到更多城市。她们收到了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多个城市的邀请,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平衡艺术自由与外部期待的挑战。
跨文化的挑战
首个海外实验室选择在北欧的一座港口城市启动。这里的自然环境、日照时长和人文氛围与她们熟悉的环境截然不同。
"这里的冷和暖与我们以往的理解完全不同。"抵达后的第一天,桑陌在日记中写道,"漫长的黑夜和短暂的夏日阳光,塑造了人们独特的生活节奏和情感表达方式。"
她们组织了一场当地艺术家、设计师和科学家的见面会,希望了解当地人对"冷"与"暖"的理解。
"在我们的文化中,冷并不代表疏离,而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一位当地艺术家解释道,"暖也不仅仅是温度,更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连接。"
这些交流让谢延和桑陌意识到,实验室模式不能简单复制,必须与当地文化对话,进行适当调整。
"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既能保持核心理念,又能适应当地文化的方式。"谢延说。
创作自由与外部压力
随着实验室影响力的扩大,商业合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一家国际科技公司提出赞助实验室,但要求在项目方向上拥有一定话语权。
"他们希望我们更多地关注具有商业应用潜力的项目。"桑陌在会议后说道,"这与我们的艺术宗旨有冲突。"
谢延点头:"我们需要明确界限。如果接受了他们的条件,我们的创作自由就会受到限制。"
经过慎重考虑,她们决定拒绝这笔赞助,转而寻求更符合实验室理念的合作伙伴。
"这可能会让我们失去一些资源,"桑陌担忧地说,"但至少我们能保持艺术的纯粹性。"
"艺术自由比短期利益更重要。"谢延坚定地说,"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
私人生活的边界
实验室的国际化发展也给她们的私人生活带来了挑战。频繁的出差和时差让她们相处的时间减少,而不同文化对LGBTQ+群体的态度差异也让她们在某些场合不得不谨慎行事。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像是在走钢丝,"一次出差途中,桑陌疲惫地说,"在某些地方,我们甚至不能公开表现得太亲密。"
谢延握住她的手:"我知道这很不容易,但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式。即使在公共场合需要保持低调,我们的关系依然是真实而坚定的。"
她们制定了一个简单的原则:尊重当地文化习俗,但不否认自己的身份。在需要谨慎的场合保持低调,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中则可以自由表达。
"我们不必向所有人证明什么,"谢延说,"重要的是我们彼此的信任和承诺。"
新的合作模式
为了适应跨文化合作的需求,她们开发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远程共创"。不同城市的创作者可以通过专门设计的线上平台共同创作,分享想法和材料样本。
"这不仅解决了地理距离的问题,"桑陌解释道,"也创造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式。不同时区的创作者接力工作,就像一场永不停止的全球创作马拉松。"
谢延补充道:"我们还设立了流动驻地项目,让艺术家可以在不同城市的实验室之间流动,进行短期创作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