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光与隐私的边界
双人展的成功让谢延和桑陌的名字频繁出现在艺术媒体上。随之而来的,不仅是赞誉和关注,还有对她们私人关系的好奇。
媒体的追问
"你们作为情侣艺术家,如何平衡私人关系和工作合作?"
"你们的作品是否反映了你们的感情状态?"
"你们会考虑以你们的爱情故事为主题创作吗?"
面对这些问题,谢延和桑陌最初有些措手不及。
"我们需要设立边界。"一次媒体采访后,谢延坚定地说,"艺术应该被关注,而不是我们的私人生活。"
桑陌点头同意:"但我们也不必完全回避。也许可以找到一种既能保护隐私,又能回应合理好奇的方式。"
她们开始制定采访原则:愿意讨论创作理念和合作方式,但不回答涉及私人生活细节的问题。
"我们的关系确实影响创作。"桑陌在一次采访中说,"但作品最终应该独立存在,让观众自由解读。"
公众与私密的平衡
这种平衡并不容易维持。一次活动中,一位主持人突然问道:"你们第一次约会是在什么地方?"
现场观众发出善意的笑声,期待着她们的回答。
谢延微笑着回应:"我们更希望讨论作品。如果您对我们的创作过程感兴趣,我们很乐意分享。"
巧妙地将话题引回艺术,既不显得生硬,又明确了边界。
私下里,她们也在寻找保护私人生活的方法。
"我们需要一个只属于我们的空间。"一天晚上,桑陌说,"一个没有作品、没有项目、没有外界期待的地方。"
于是,她们在城市郊区租下了一间小木屋,周末会去那里放松——做饭、读书、散步,或者只是静静地坐着。
"这里让我想起刚开始合作的时候。"一次在小木屋的早晨,谢延说,"那时我们只关心创作本身。"
"也许我们需要时常回到这种状态。"桑陌回应道,"提醒自己艺术和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新的创作语言
远离喧嚣的环境,也激发了她们的创作灵感。她们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艺术语言——更加内敛,却又不失温度。
"我想尝试用更少的元素表达更多的内容。"谢延说,"让作品像呼吸一样自然。"
"我则想探索材料本身的质感。"桑陌补充道,"让观众能感受到作品的温度和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