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澜那句“暖玉虽暖,亦需寒潭相淬”的提点,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云芷心中漾开了久久不散的涟漪。连日来,她除了处理必要的宗门事务和陪伴铃玥修炼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藏经阁那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
她翻阅了大量关于特殊体质的记载,尤其是与“暖”、“阳”、“生”等特性相关的描述,试图从中找到关于“寒潭相淬”的线索。然而,相关记载本就稀少,大多语焉不详,提及平衡之道的更是凤毛麟角,往往只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之类笼统的说法,并无具体法门。
这让云芷更加确信,苏澜的提点绝非空穴来风,恐怕是源于某种不为人知的秘辛或她自身的独到见解。这位师叔的身上,笼罩的迷雾似乎越来越浓了。
与此同时,铃玥在《灵韵化生诀》上的修习渐入佳境。她不再执着于完全掌控那澎湃的暖流,而是学着顺应其“生发”的特性,将自身灵韵如同春风化雨般,丝丝缕缕地融入周遭环境。小院里的铃兰花似乎开得愈发繁盛娇艳,连那几株原本只是寻常的绿植,也隐隐透出几分灵秀之气。她周身那令人不适的、仿佛蜜糖吸引蚊蝇般的气息进一步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温和、令人如沐春风的舒适感。
这一日傍晚,两人在院中用膳。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温暖的橘红色,与院中铃玥无意识散发出的融融暖意相得益彰。
“师姐,你看。”铃玥放下筷子,指尖在空气中轻轻一点,一缕极其淡薄的暖色灵光萦绕而出,并未四散,而是如同有生命般,缓缓缠绕上旁边一株稍显萎靡的兰草。不过片刻,那兰草耷拉的叶片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新挺立起来,焕发出生机。
云芷眼中露出惊喜之色:“对灵植的滋养效果竟如此显著?”这并非简单的灵力灌输,更像是一种生命层次的共鸣与激发。
铃玥收回灵力,也有些兴奋:“我也没想到。按照法诀里的意念引导,好像就能自然而然做到……而且,这样做之后,我感觉自己体内的灵力反而更加温顺平和了。”
云芷若有所思。引导灵韵滋养外物,或许本身就是一种对自身灵力更深层次的梳理与掌控?这倒是一条未曾设想的路径。她看着铃玥因为兴奋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在暖色光晕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娇俏可人,心中柔软,忍不住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尖。
“我们铃玥,越来越厉害了。”
这亲昵的动作让铃玥先是一愣,随即脸颊“唰”地红透,如同熟透的果子。她羞赧地低下头,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心里甜丝丝的,像揣了个暖炉。自从心意相通后,师姐似乎比以前……更“大胆”了些。
看着她这副模样,云芷眼底的笑意更深。能这样守护着她的笑容,见证她的成长,之前所有的担忧与奔波似乎都值得了。
然而,这份温馨并未持续太久。
几日后的清晨,云芷被宗主玉衡真人传唤至主殿。
殿内并非只有宗主一人,还有两位须发皆白、气息沉凝如渊的老者坐在下首。云芷认得他们,是宗门内常年闭关、不管俗务的两位太上长老——玄石长老与青木长老。他们此刻出现在这里,云芷的心不由得微微一沉。
“弟子云芷,拜见师尊,拜见玄石长老、青木长老。”她恭敬行礼。
玉衡真人神色如常,语气温和:“芷儿不必多礼。今日唤你来,是想了解一下铃玥那孩子近来的情况。听闻她在修行上颇有进展?”
云芷心中警惕,面上却不露分毫,将铃玥修炼《灵韵化生诀》后,灵韵更为内敛圆融,甚至能滋养灵植的情况,择其能言的部分如实禀报,略去了苏澜提点等细节。
两位太上长老闻言,浑浊的眼眸中似有精光一闪而逝。
玄石长老声音沙哑地开口:“暖玉灵体,果然玄妙。能自发滋养万物,此等禀赋,于宗门大有裨益。”他话语平淡,却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压迫感。
青木长老抚须点头,接口道:“不错。如此天赋,若仅困于一隅,未免可惜。宗门药圃之中,有几株世代传承的稀有灵根,近年生机渐衰,或许可让那孩子前去一试,以自身灵韵温养,或能挽回。此举,亦是对她自身掌控力的一种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