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平静(至少表面如此)的日常中流逝。苏叔叔的身体恢复良好,已经能出门散步了。家里的气氛虽然偶尔还会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但大多数时候是温和而包容的。
苏晴的驻留计划申请收到了回复——她成功了!获得了为期六个月的全额资助机会。
消息传来,家里人的反应各不相同。
苏叔叔很是高兴,觉得女儿有出息。母亲心情复杂,既为女儿感到骄傲,又充满了对她远行的担忧和不舍,但这次她没有再说什么反对的话,只是默默地开始帮她准备行李。
林静薇则是所有情绪里最复杂的一个。她为苏晴感到高兴,这是她一手推动的结果,证明苏晴的才华得到了认可。但分离在即,那份深藏的不舍和担忧也愈发强烈。
她们的关系在家庭默许的“缓冲区”里,进入了一种更加稳定而深入的阶段。依旧没有挑明,但彼此心照不宣。她们会趁父母不注意时交换一个默契的眼神,会在深夜无人的客厅短暂地并肩坐一会儿,分享一杯热牛奶,偶尔,林静薇送苏晴回三楼时,会在楼梯的阴影处,得到一个快速而轻柔的晚安吻。
那种隐秘的甜蜜和即将分离的酸楚交织在一起,让每一天都显得格外珍贵。
林静薇细心地为苏晴准备好了一切:兑换了足够的外币、办理了国际信用卡、联系了当地可靠的朋友照应、甚至下载好了当地常用的APP……她事无巨细,考虑周全,像一个为即将远行的孩子操心的家长。
苏晴看着她为自己忙碌,心里充满了依恋和感动。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林静薇,依赖她的冷静、她的周全、她那份不动声色却无处不在的关怀。
离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
出发前一晚,家里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算是饯行。气氛有些感伤,母亲不停给苏晴夹菜,叮嘱着各种注意事项,眼眶红红的。苏叔叔也话多了起来,让她注意安全,常联系。
林静薇话不多,只是默默听着,偶尔补充一两点母亲遗漏的重要事项。
吃完饭,苏晴回到三楼整理最后的行李。林静薇跟了上来。
画室里,行李箱敞开着,东西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
“都检查好了吗?”林静薇问,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嗯。”苏晴点点头,心里堵得难受。
两人相对无言,一种浓烈的离愁别绪在空气中弥漫。
林静薇走到她面前,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巧精致的首饰盒,打开。里面是一条细细的铂金项链,吊坠是一朵抽象造型的、含苞待放的花朵,设计简约而独特。
“送给你。”她轻声说,“落地报平安。想家的时候……就看看它。”
苏晴的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
林静薇拿出项链,小心地帮她戴上。冰凉的金属贴在她的皮肤上,却带来一种奇异的温暖。她的手指轻轻拂过苏晴的后颈,带着一丝眷恋的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