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邑县整个县城,也不止粟邑县,都变得十分喜庆——大红灯笼高高挂,家家户户烟火气更加浓烈,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行人逢人便问“你家都准备好了吗?”,然后别人回答“好了,你家呢?”——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开荒地、造新屋、习文学武、买粮卖垩。
垩,也就是石灰,粟邑县石灰资源丰富,现在这里就靠卖这个赚钱了。换做从前天气好、日子安定的时候,粟邑县盛产粟米和石灰,每年也能挣不少钱,粟邑县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可现在天灾人祸不断,苛捐杂税一大堆、外地侵扰不停歇,粟邑县没法子,只能靠卖石灰来赚些银子了。
这是姬家在粟邑县过的第一个年,整个姬家都忙活起来了,上上下下好几百号人,往日还算安静的姬府也变得热闹了。
姬昤透过窗户看了眼外面忙碌的下人们,然后低下头继续写信。
她要给皇帝写一封信——她要跟皇帝讨一个封地。
她主要是想试试如果她有封地了是不是就算完成“拥有一块起兵之地”的任务了。况且,她都是郡主了,竟然连封地都没有,这说出去像话吗?而且她怎么说也是为了大安嫁去羌胡,给个封地作安抚都不,说出去也未免显得皇帝太过小气了。
皇帝这人最好面子,她都开口要了,怎么着他也会打肿脸充胖子给她一个的吧?
姬昤想着。
信写好了,姬昤交给了月栀,她的病已经好了,好在她身体康健,后来又常跟着姬昤锻炼,不过几天风寒就好了。
“娘子,您竟然给狗……给皇帝写了信?”月栀很是惊讶,在这边待久了差点脱口而出“狗皇帝”,不过她还是及时止住了,她怕祸从口出给娘子招惹麻烦。
“向他要点东西而已,不知道他肯不肯给。”姬昤说道。
“我这就去送信,告诉信差务必让他快些送到建康。”月栀神色变得认真起来,她十分严肃认真地收好了信,转身离去。
皇帝的回信在年前就送到了粟邑县姬府。
姬昤看了,内容的大致意思就是:可以给封地,但得交换,她的婚事一拖再拖,羌胡已经不耐烦了,希望她心里有数。
姬昤嗤笑了声,开始回信。
这次年关将至,信没那么快送到,姬昤开始全心准备过年了。
姬昤正在姬家忙活着过年的事,她如今是家主了,有些事第一次经历她也想亲力亲为。
姬瑾在县令府,现在县令府人少了许多了,因为有许多屋子造了起来,已经有不少人住进去了。
粟邑县又来人了。
是一群流民。
据他们所说,是因为之前听姬昤说要想活命可以试着去雍州冯翊郡的粟邑县,所以他们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地赶来了。
说话的人刚说完就倒下了,姬瑾立刻请了大夫来,可是为时已晚,人已没了。
剩下的几十个人一个个瘦脱了相,如今人死在他们跟前他们也是哭不出来了,一是见多了,一是哭不动了,他们太饿了。
于是姬瑾赶紧让人煮了粥送来——是稀粥,水多米少的那种。姬瑾怕一下子吃得太好让他们吃坏了身体,一切还得慢慢来。同时,姬瑾派人去请了姬昤过来。
这些人暂且住进了县令府,在见到姬昤的时候他们还有些茫然,听到姬瑾说出了她的名字,众人才渐渐哭出了声。
他们竟然活下来了。
“只有你们来吗?”姬昤声音温柔。
“不是的,只是很多死在了路上,还有些……我,我也不知道,许是还没到,还在后面吧。”一个女子回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