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合肥,又到寿春,接着是许昌。
一行人已经赶了一大半的路了,日子也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剩下还有不到一个月的路程。
快到十一月中了,天气越来越冷。
下雪了。
“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大人,娘子,我的孩子已经三日没进食了,散散好心给点儿吃的吧。”
“大人,我给您牵马,我不多要,两个馒头就行!”
“大人,看看这个女孩儿吧,她年纪小,您多养养就不会记得我们了,只要一斗米!一斗米!”
……
越到冬天一路上的乞儿、流民就越发多了,姬昤这一路上已经见了太多了。
姬昤掀开了帘子看着外面的景象,吴常骑着马在一边。
“三娘子,不,不给点吃的给他们吗?”吴常看着这一切十分不忍心,于是问道。
这一路他们跟着姬家是吃饱穿暖了,可是看见这些人就好像看见了从前的他们,所以也想帮帮他们。
“吴常,不是我们不给,是不太合适。”姬昤说道。
“为何?”吴常不解。
姬昤笑了笑:“我们能给他们,那之前的人呢?之后再遇见的人呢?都给吗?我们的粮食也不多了,更何况我们还有千人呢,给了他们,我们呢?是要饿死吗?”
吴常张了张嘴,最终叹了口气,然后道:“是我局限了,三娘子说得对。”
“不过……”姬昤。
“不过什么?”吴常又问。
“这样,你去跟他们说,如果想要活命可以选择去冯翊郡粟邑县,那里有粮食吃有衣服穿,虽然赶路确实要很长时间,他们不一定能活着到那里,看他们自己选择。”姬昤说道。
吴常心中一喜,果然还是那个心善的姬三娘子!
“我这就去!”他喊着骑马就跑开了。
不一会儿他又回来了。
“三娘子,我都说了一遍,不过瞧着他们意愿不大的样子。”吴常有些苦恼。
“正常,从这儿到粟邑县还要大半个月,他们在这儿都活不下去了,又如何能活着到粟邑县?我也只是给他们指了一个方向,去不去由他们。”姬昤说道。
“我已经很努力劝他们了,可是他们大多都不信,唉。”吴常叹了口气。
姬昤笑了笑:“不信才是正常呢,别想了,你已经尽力了。”
队伍越走越远,逐渐进了城。吴常看着城内欢笑笙歌的人们,又回头看了眼城外苦命乞讨的流民,心中悲凉。
雪越下越大,本来二十天的路程硬生生花了三十天,其中多的十天一直是在铲雪、清路,等到了粟邑县时已经是十二月中旬了。
冯翊郡粟邑县。
姬瑾和一干人等撑着伞站在城门口遥遥相望,等能看清人脸时,姬瑾扬起一只胳膊挥了挥手。
“昤昤!”他远远就喊出了姬昤的昵称。
姬昤掀开帘子也挥手,大声喊着“阿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