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坐下。
“老二。”皇帝喊了声。
二皇子由宫人扶着站了起来:“儿臣在。”
“这次你做得不错,朕心甚慰啊。”皇帝很是喜悦。
“父皇谬赞了,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二皇子恭敬说道,他的脸上还有些细小的伤痕,想必是打仗时留下的。
“唉,这次你立了大功,想要何封赏啊?”皇帝问。
“父皇,为大安作战是儿臣的本分,不敢奢求封赏,只要大安能安然无恙、父皇能安睡无忧,儿臣就心满意足了。”二皇子义正言辞。
皇帝大笑了几声,很是满意,接着看了眼身旁的太监。
太监往前走了两步,拿出一道圣旨。
“二皇子接旨!”太监喊道。
所有人都跪下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二子弛击退羌胡有功,今赐封地庐陵郡,特封为庐陵王,一月后赶往封地,钦此!”太监念完之后走到了中央跪着的二皇子——庐陵王跟前,“王爷,接旨吧。”
跪着的庐陵王脸色微变,指尖因用力逐渐变白,不多一会儿,他重新拾起笑容,抬头接下了圣旨。
“臣,谢主隆恩!”
“都起来吧。”皇帝脸上仍带着笑意。
众人又回到位置上坐着。
大皇子和三皇子隔着中间的庐陵王对视了眼,然后对他说了恭喜的话。
庐陵王扯了扯嘴角,勉强笑了笑。
东堂内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这时,皇帝身边的大太监高声喊道:“宣羌胡使团觐见!”
歌舞姬们退了出去,东堂内变得十分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大门处——
一行人走了进来,身上穿着羌胡特有的服装,其中还有一位蒙面的女子,但光从那双露出的眸子就可以断定定是位美人。
“羌胡使臣弥弋河拜见大安皇帝陛下。”为首的羌胡人行着他们的礼,微笑说道。
皇帝淡笑笑道:“免礼,赐座。”
“谢皇帝陛下。”
太监走上前领着羌胡使团的使者们到他们的位置坐下。
“此次交战双方都有不小的损失啊,羌王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呢?”皇帝一手拿着酒杯轻晃着,语气有些随意。
“我们王上自然不愿干戈再起,想与大安和平共处的,所以这才派了我等前来。”弥弋河回答。
“哦?如此甚好,亦是朕所愿。说说看你们羌王的诉求吧。”皇帝。
弥弋河微微一笑,说出来的话却让在场近乎所有安人变了脸色——
“我们此次还有柔云郡主随行,希望和大安结两姓之好,此外,羌胡愿与大安停战二十年,但……望大安将益州的梓潼、汶山两地割给羌胡,且允羌胡在益州设立互市。”
刚才蒙面的女子也顺势站了起来,走到中央,揭下了面纱,盈盈一笑:“羌胡柯柔云拜见大安皇帝陛下。”
皇帝沉默不语,两只手放在桌上,缓慢而有节奏地敲着。
姬昤随阿耶阿母坐在角落里——不知是不是皇帝特意安排,换做从前他们姬家人都是坐在前面的。
姬昤听到弥弋河的话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这羌胡人真是好大的口气,张口就要走了安朝的两个郡,一地梓潼控制着蜀地和中原的联系,战略意义十分重要,一地汶川维系边疆稳定、连接周边民族例如羌胡,两地如此重要,竟还要开互市,仅仅是想送个郡主过来联姻就完事了,真是可笑。
不过……庐陵王在这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姬昤喝下一口酒,思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