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现实中有没有穿越者 > 第 7 章(第1页)

第 7 章(第1页)

通讯录里,“菁姐(苏菁)”的名字排在很前面,是他特意设的——苏菁是三姨家的表姐,比他大五岁,打小就疼他,后来进了拍卖行做鉴定师,成了家里公认的“文化人”,更是他遇到古董相关问题时的第一求助对象。

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凌华没直接打电话,先给苏菁发了条微信:“菁姐,今天有空吗?想找你帮个忙,关于一幅古画的。”

消息发出去没两分钟,苏菁的回复就过来了,还带着她一贯的爽朗语气:“哟,我们凌小华终于想起你姐了?我今天在工作室,你过来吧,正好上午没安排。”后面还跟了个笑脸的表情。

凌华看着屏幕笑了,手指飞快地回:“好嘞!我这就过去,大概半小时到。”

挂了手机,凌华转身走到书房——那幅郑虔山水图被他仔细收在了一个旧木盒里。

这木盒还是之前装郑虔画的那个,是他从超市仓库里翻出来的老物件,看着不起眼,却刚好能护住画轴,免得运输时受损。

确认画没问题,凌华把木盒轻轻放进了副驾驶座上,又用安全带稍微固定了一下,才发动车子往苏菁的工作室赶。

苏菁的工作室在市中心一栋老写字楼里,离凌华的超市不算远,开车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写字楼外面爬满了绿萝,绿油油的藤蔓顺着墙面往上绕,透着股闹中取静的雅致,倒很符合苏菁的气质。

凌华停好车,抱着木盒走进写字楼,电梯里遇到几个穿着西装的人,看他抱着个旧木盒,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他也没在意,只抱着盒子站在角落,心里还在琢磨着等会儿怎么跟苏菁说画的来历——总不能说是“金手指”给的,还是得用之前跟凌睿说的“掮客报酬”的借口,好在苏菁向来疼他,应该不会多追问。

电梯到了十楼,门一开,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墨香。

苏菁的工作室在走廊尽头,门是原木色的,上面挂着块小小的牌子,写着“苏菁鉴定工作室”,字迹是手写的,飘逸又有力,凌华认得,是苏菁自己写的。

他抬手敲了敲门,里面传来苏菁清脆的声音:“进来吧,门没锁。”

推开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古籍、鉴定类的书籍,还有一些小巧的古董摆件——青瓷小瓶釉色温润,铜制镇纸包浆厚重,错落有致地嵌在书缝间,既透着鉴宝行业特有的专业感,又藏着几分居家的温馨。

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宽大的画案,浅灰色毡子铺得平平整整,放大镜、卷尺、手电筒这些鉴定工具在案头排成一列,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漏进来,在毡面上投下一道道细长的光斑,连空气中的浮尘都看得分明,整个空间安静得能听见书页翻动的轻响。

苏菁正坐在画案前,指尖捏着一页古籍,目光专注地落在纸面上。

听到推门的动静,她才抬起头,看见凌华怀里抱着个木盒走进来,眼睛瞬间亮了亮,随手把书扣在案上起身:“哟,还真抱了幅画来?我还以为你小子又跟我开玩笑呢。”

她今天穿了件米白色真丝衬衫,衣料垂坠着贴在身上,隐约勾勒出纤细却不单薄的肩线;领口别着枚珍珠胸针,圆润的珠子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恰好衬得她脖颈修长。

头发挽成低马尾,几缕碎发贴在鬓边,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清秀的眉眼——鼻梁挺翘,唇形是自然的微笑弧度,架在鼻梁上的细框眼镜没遮住眼底的灵气,反倒添了几分书卷气。

“哪能跟你开玩笑啊菁姐,这可是正经事。”凌华走到画案旁,小心翼翼地把木盒放在毡子上。

“哦?正经事?”苏菁走到旁边的茶水柜前,拿起一个白瓷茶杯,从茶叶罐里舀了一勺龙井,用热水冲泡开,茶叶在水里舒展开来,清香瞬间弥漫开来,“先喝口茶,刚泡的,你哥上次送我的明前龙井,一直没舍得喝。”

凌华接过茶杯,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壁,心里暖暖的。

他抿了一口茶,龙井的清香在舌尖散开,带着淡淡的回甘,舒服得他叹了口气:“还是菁姐你这茶好,比我超市里卖的那些瓶装饮料强多了。”

“你也知道饮料不好?”

苏菁白了他一眼,走回画案旁,从抽屉里拿出一副白色的棉质手套戴上,动作轻柔又熟练,“之前让你少喝那些冰镇的,你偏不听,现在身体刚好点,可得注意着点。”

凌华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知道了菁姐,以后我少喝。”

苏菁没再继续说他,而是指了指木盒:“好了,打开吧,我看看是什么宝贝。”

凌华放下茶杯,带着几分郑重地打开盒盖——里面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纹理细腻,将郑虔山水图的卷轴妥帖裹住,只露出一截深色的紫檀木轴头。

那轴头打磨得光滑温润,上面刻着几道简单的云纹,纹路间积着浅浅的包浆,虽能看出有些年头,却不见半点磕碰磨损,透着股被精心呵护的雅致。

苏菁原本还带着几分随意的眼神,在瞥见那紫檀木轴的瞬间,骤然变得专注起来。

目光如炬地扫过轴头的包浆,又伸出手指轻轻摩挲着云纹的刻痕,指尖感受着木质的温润与纹路的深浅,片刻后才低声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专业的笃定:“紫檀木轴,看这包浆的温润度和氧化痕迹,应该是明代的配轴,不是唐代原轴,但保存得极规整,没有受潮或虫蛀的痕迹,能把后世配轴养护到这个程度,可见之前的藏家有多上心。”

说完,她双手扣住轴头两端,小心翼翼地将卷轴从木盒里取出,平放在铺着浅灰毡子的画案上。

左手扶住轴尾固定,右手缓缓转动轴头,随着绢素一点点在毡子上舒展,一幅带着岁月沉香的水墨山水,渐渐在两人眼前铺展开来——

近处是几株扎根岩石的苍松,树干以浓墨勾勒,笔触遒劲如铁,墨色沉着中带着细微的枯笔变化,仿佛能摸到树皮的粗糙纹理;松针则用攒针皴细细点画,疏密交错间透着股顶风傲雪的生机,连松枝上垂落的几缕藤蔓,都以淡墨轻勾,带着几分随风摇曳的灵动。

树下一方青灰岩石,用短披麻皴层层叠加,墨色从浓到淡过渡自然,石缝间还点缀着几簇浅绿苔点,添了几分山野清气。

再往中间看,一条小溪顺着山势蜿蜒流淌,溪水并未刻意勾勒水纹,只以淡墨在岸边岩石旁轻轻渲染,又在水面留白处晕开几丝墨色,仿佛阳光洒在水面上的粼粼波光;溪上横架着一座小木桥,桥面仅用几笔淡墨勾勒轮廓,桥上并无行人,却让人忍不住想象,是否有归隐的樵夫正提着柴薪,即将踏桥而来。

远处的山峦更是见功力,郑虔惯用的“云头皴”在此处展现得淋漓尽致——山峰以淡墨起笔,层层叠叠向上晕染,墨色由浅入深,山顶处又用极淡的墨色扫出几缕云雾,云雾与山峦交融处,留白恰到好处,既显出山峦的雄浑厚重,又透着股云雾缭绕的空灵意境,仿佛那远山在烟霞中若隐若现,让人一眼望去,便觉心向往之。

苏菁从画案一侧拿起放大镜,凑近画面细细观察,连每一笔的墨色层次、绢素的纤维纹理都不肯放过。她的眉头微微蹙着,眼神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这幅画,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气流吹动绢素,惊扰了画中沉睡的山水。

凌华站在她身旁,大气都不敢出——虽然他知道这幅画是“金手指”担保,心里也认定是真品,可在专业的鉴定师面前,那份不确定感还是悄悄冒了出来,心脏跟着苏菁的每一个动作,轻轻悬了又悬。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