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灵璧今日过来,为的是把道观那些手续,内里的门道都盘理清楚,自然是找台衡阳本地人打听为佳,正巧上次向她借水的那位过路人,名字叫做张文涛的男人,就是这里人,又向苏灵璧介绍过自己开的店。
等上食的空档,苏灵璧已然同同桌的年轻妇人闲聊起话来。
“向娘子打听一事,娘子可知不知道张家布坊?”
“呀,仙姑原来是去买布做衣的,那家店在东市,你过去要拐两条街呢。”
苏灵璧自忖记忆力还不错,遂请人跟她描述了下路线,那人连比带划讲了路线,刚说完,两人的早饭先后上来了,那旁边两个小孩自叫唤起来要吃,两人这才各自吃起来不提。
简单用完一餐,苏灵璧付过钱,走之前向那妇人道了谢,才抬脚出了茶铺。
出来后,便是沿着方才那年轻妇人说的路线往东市找去,一路上苏灵璧都在观察着这里的县城,其实一切都是都显得灰扑扑的,并不同于她以往从大多数影视剧中看到的那种,抬眼看过去,是一种民生的颜色,灰的、冷的,很沉闷的色度,但是生活又鲜活而热闹,摆摊小贩吆喝,讨价还价的老婆婆,路边交谈的熟人……
脑子里好像被放入了一副流动的“古代居民市井早集图”,生动灵活。
听听看看,终于来到了东街市。
一进来,又是另一种感觉,比之方便的食坊街很是不同。
整整齐齐的两排铺面,家家门前干净卫生,门头俱挂了招牌。
很快,苏灵璧就在其中看见了一家名字为“张家布坊”。
苏灵璧走过去,一人正拿着抹布背对着她在擦门。
想是开门不久,做布料生意的不赶早场,这会儿清闲,伙计动作也并不那么急躁。
大约是听得脚步声,那伙计头还没回,洪亮的声音就先叫了就来“客人要什么,您请里边儿看!”一面将抹布往桶里一放,转身飞快来迎人。
倒把苏灵璧一看,两个眼睛就愣了一住。
半秒钟不到就飞快认出来她来,“你是玄元观那位仙姑啊!”
这小伙计便是当日上来讨茶吃的那位。
“小哥有礼。”苏灵璧颔首。
“快请进!”
“仙姑是来买衣裳的么!”
“一直也不见您来,前儿我们东家还说得空要去玄元观一趟呢,上次真是麻烦了您了!”
小伙子是个机灵人,话多,利索。
苏灵璧摇摇头:“不过一碗水,不值一提。”
伙计面露一副憨笑,心里却想,一碗茶水是不值当什么,后来当家的却说,不是谁都能记得给没露面守车的下仆再多准备一份的,这种细微之处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心性品格,东家道这仙姑便是天性心胸宽阔罕见之人。
家做着生意,忙时他们东家一月中有半月都在外头跑货,最知遇到这种人的好处,与之交往心中安稳,故而上次不止留了姓名,连店名都告诉了人。
“仙姑您先四处看看,我去后头叫我们东家过来!”伙计说着话,从柜台后一跑,原来那里有一方门帘挡着,拉开隐约见里头是个后院,几息之间,又听见伙计扬声大喊,“东家,有客人到!是玄元观上那位仙姑!”
苏灵璧面不露声色,心中却想,这位东家与之前自己心中所判断并无差错,皆从这伙计言行中就能窥之。
如此就不白来一趟,她想知道的那些事也可请教一二来。
不及片刻,听着脚步声由远及近,张文涛大步从后院出来。
“原来是仙姑,这厢有礼!”
苏灵璧淡淡然回了一礼,“张掌柜好。”
寒暄过后,张文涛领苏灵璧去后院厅上小坐,备了茶水。
苏灵璧茶未饮,只开门见山,闲然与张文涛聊起话来。
正是今日想所问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