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袋子里翻出票据,仔细核对时间。
各式器材购买于大前天,而新电脑却是在半小时前。
江拾闲眯起了眼。
她看向被自己随手搁在沙发角落的战损版旧电脑,不走近的话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边角。
而容挚,刚刚根本没在客厅停留,直接就回了房间……
听了几句对话、扫了一眼,就知道该体贴地送上什么礼物?
江拾闲想,这人实在是心思深沉,比她想象的还要危险。
【清闲:今天吃家常菜!】
偌大的厨房里,站了三个人也不显拥挤。
毛佑宁自告奋勇担任摄影师,正兴致勃勃地试用着新的设备和工具。
时不时发出“喔”“哇”的声音,像个好奇宝宝。
“大家好,今天做家常菜吃!”江拾闲挥手朝摄像头打了个招呼。
“这边是阿姨提前在炖的板栗乳鸽汤。”她一指灶台,毛佑宁便默契地调转镜头跟上。
收音设备贴近炖锅,清晰收入了一阵咕噜咕噜冒泡的声音,一下子唤醒了人心头与“家”有关的回忆。
饿鬼不是恶鬼:【我吃吃吃吃吃,我要吃一整锅!】
打工牛马:【啧,又疯一个。】
被窝是我的归宿:【啊,这个比上次的煎饺更好睡,我开个录屏……】
“我们先来处理鲈鱼……”江拾闲转头来到水槽边,在汤阿姨的指导下,将鲈鱼认真清洗、刮鳞,去内脏、改花刀。
汤阿姨起先看江拾闲拎鱼时的生疏动作,以为这所谓的做饭不过是富家大小姐的一时兴起,早就在心里默默做好了救场的准备。
谁知,在她的简单指点之下,江拾闲便迅速掌握了关窍。动作干脆利落,下刀精准。
她处理第一条鱼时还有些谨慎,到了第二条,速度几乎是快了一倍。
在盆中放入葱姜,加盐和少许清水,将切好的鱼泡入其中进行腌制。
如果说江拾闲在处理鱼上的天赋还只是汤阿姨讶异,那她切三丝时展现出的刀工则是令她瞠目结舌。
只见江拾闲一抬手,刀柄前后推拉,随着几声刀刃与砧板接触的“哒哒”,葱丝辣椒丝便条条均匀、细如银线。
“你之前学过做饭?”
“没有啊,怎么了?”
汤阿姨默然摇头,内心感慨万千。
人与人之间的天赋,真是云泥之别。
她自诩天赋异禀,也是干了一整年切墩才达到“工整”的水准,之后更是靠经年累月的练习才实现的“优秀”。
而江拾闲眼下表现出的水平,寻常人起码要高强度训练两三年才能实现。
汤阿姨心里最先涌起的是爱才之心,但想到这人的身份,又只能作罢。
切好的三丝同样被放入清水中浸泡,江拾闲则接着开始为下一道锅包肉做准备。
摄像头跟着她移动,取出猪里脊、放置案板之上。
此时,在一连片夸赞刀工的评论之中,有一条突然引爆了评论区。
汪汪小厨:【等一下,我没看错吧,那个一闪而过的身影,是不是汤耀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