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烁和皮蛋豆腐以及其他同学们没了命似的一路狂奔到车站,幸亏他们三个腿长跑得快,抢到了后排的座位。
没一会儿,学生们又一大波一大波跟蝗虫似的涌入车厢。
等到装满学生后,小巴车艰难地跑上了十八弯的山路。
回到村差不多六点多钟了,还没走到村口,就见炊烟袅袅,空气中隐约飘来柴火气味。
在农村里,小孩们都早早独立,韩烁到家时,侄子韩亭已经自己从村里的学前班回来了,估计是韩洪叮嘱过,所以小家伙一个人乖乖坐在矮矮的小板凳上,两只小小的手正在剥蚕豆。
听见韩烁喊他,韩亭抬起脑袋,瞬间两只眼睛一亮,他丢掉蚕豆哇哇叫着奔过去。
“哇啊小叔叔!”
“你怎么才回家!”
韩烁放下书包,一把抱起侄子。
“你爸爸呢?”
韩亭仰着脑袋告诉韩烁:“爸爸去忙了,让我在家里等你回来。”
“然后你就在剥蚕豆了?”韩烁看了眼剥了小半碗的蚕豆,又看着瘦小的韩亭,忍不住掐了把他的脸蛋。
其实在这年代,村里的小孩基本上没几个胖的,可韩烁的心情还是挺复杂。
他来到这里半年不到,他和韩洪以及韩亭的感情,要说很浓厚,这话太虚。可要说不浓厚?韩烁却也会心疼韩洪和韩亭,他想多半是自己占用了这具身体的缘故。
他放下韩亭,让他去边上玩儿,自己去剥蚕豆,这个年纪的小孩虽然懂事听话,可天性就贪玩,既然韩烁发话了,他就跑到一边去追邻居家的黄狗了。
韩洪要是平时不忙,根本不让自己的弟弟动手做饭干家务。不过有时候腾不开手,初来乍到的韩烁干等着饿了几回肚子后,也只能学着烧农村的土灶。
半年下来,不能说饭菜多可口,至少也能下咽。
农村的晚饭简单,有两道还是中午的剩菜,韩烁便蒸了一碗蚕豆汤,出锅后刮一点猪油,清亮的汤立即变得鲜美,他们全家都喜欢舀汤拌饭吃。
叔侄两个快吃完晚饭时,韩洪才回家。
“哥你干嘛去了?”
韩洪从橱柜里取了碗去灶上盛饭,边盛边和韩烁讲:“这不是要收稻子了吗?咱们家那块田我一个人收不过来,刚去请村头的王麻子帮忙,结果王麻子被别人请走了。”
韩洪盛了饭坐到桌前,“我吃完饭再去村里问问,看看谁有空。”
韩烁听了皱眉道:“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收稻子,哪有空闲的人手?”
韩洪眉间愁容,可面对弟弟和儿子,脸上却乐呵呵地表现得很轻松,“实在叫不到人,那我大不了收两天嘛。”
近段时间农村人都想赶紧收稻,打稻,然后趁着天气好晒了谷子,因为保不齐什么时候下雨,万一碰上阴雨连绵,收回的谷子没及时晒必得发霉。
韩烁和孟聿修本来约好明天做任务,可在这个家里待了半年,看到韩洪的难处,韩烁也于心不忍。
在农村里没电话机,不然他可以给孟聿修去通电话,让他明天别白跑一趟。可就算有电话机,孟聿修家多半也没电话机。
韩烁坐在凳子上纠结了半晌,最后想想,算了,孟聿修说明天来,也不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先去割稻再说。
于是他跟韩洪说:“别找人了,明天我跟你一块儿去割稻吧。”
“哪用得着你去割。”韩洪欣慰弟弟的懂事,不过他还是说,“你现在高三了,就好好在家里学习。”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韩烁说,“我哪是块学习的料,你还指望我能考上大学啊?”
韩洪笑道:“这不还有一个半学期能努力吗?万一你就考上了呢?”
韩烁扯了扯嘴角,“哥,你真别对我太有信心了。”
“没事儿,哥不给你压力,你尽力而为嘛,能学一点是一点。割稻子的事儿你就别替哥操心了。”
韩烁:“不是,多一个帮手,兴许明天一天就能割完了,干嘛拖两天?万一后面下雨,不又耽误了?”
韩洪听完韩烁的话,认真思考了下,而后说:“那这样,哥明早再找人看看,要是没人帮忙,你就跟我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