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你说狮子山下是港式茶餐厅……这次我去,除了名字很港,其他都不港呀!”
“怎么?”
“菜系一半是淮扬菜,装修像上海高级商务餐厅……”
“哦?看来跟我上次去相比,变化真不小!”俞君平心下慨叹,手指轻轻敲了敲书桌。
“你上次去不是这样?”
“跟你形容的很不同……”
耳边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他倒了一杯清水,“我去的时候,装修和菜式都很港式。只是档次比普通茶餐厅要高一些,高端商务的派头还没做出来。”
翟芳汝侧头想了想,“加入淮扬菜,改装修,是要将海派拉进来吗?”
“嗯!”俞君平长眉一挑,“你说说看。”
“……中国近代最拉风的,就是海派了吧?像下海从商,海外经商……而纵横四海的,主要是廣东和江浙。如果只是做港式太局限了,七八十年代的香江移民,主要也是廣东人和海上人……”
“思路不错。”
俞君平双眸闪烁,缓缓吸了一口烟,”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我看过亦舒的一本小说《纵横四海》,说的就是华人海外的辛酸奋斗史。再联想到为什么粤菜和淮扬菜都是商务宴请的主打菜糸?然后就自己瞎琢磨了这些……”
“你不瞎。”他轻捻烟头,“悟性挺高的!”
翟芳汝有些得意,“多谢夸奖!我猜老板应该是江浙人,所以才加入淮扬菜……”
“为什么呢?”
“对于自己的家乡菜,谁都难免有些情意结。而且不熟不做嘛!”
俞君平眸凤目陡然一亮,唇际轻挑,话就在嘴边,只听翟芳汝又说:
“不过,那一顿饭有人代付了。小强哥也没请上,到现在也不知是谁埋了单?”
“居然有这样的事?”
“是呀!这免费的晚餐,被请的纳闷;想出钱的郁闷。”
“呵呵,需要我给你打听一下吗?”
“啊??需要!”
翟芳汝立刻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你怎么打听?”
俞君平意味深长地笑了,“你等我消息就行。”
“哦,好吧。”
他站起身来,摸到裤兜里的两张票,沉吟半分,问:“你看粤曲吗?”
“看呀。”
“那就好!”
他朗声一笑,“我有两张粤剧的票,朋友给的。不去看说不过去,去看又找不到人陪……看粤剧的人真的太少了!你能陪我去看,真好!”
“呵呵。是什么戏?”
“钱塘苏小小。”
“哈哈,行!”翟芳汝应得爽快,“到时我们一起去。”
挂线后,俞君平靠在长沙发上,徐徐地吐着烟圈。左手搭着扶把,指尖轻轻地敲打着。
上次去“狮子山下”是应一位老同学之约。他从帝京回鲲城后,一些原有的关系便慢慢走动起来。
这位老同学叫周鹰,现在搞工程承包。据说,认识“狮子山下”的老板,当时提到这餐馆想转型,便问了他的意见。没想到自己随意这么一提,当事人立刻深谙精髓,且超常发挥!看来,也是一人物,值得结交。
上回周鹰借花献佛,这次得让他穿针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