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是沉静的古镇小巷,青石板路蜿蜒向远方;有时是壮丽的雪山湖泊,天地辽阔;更多的时候,是二咪。二咪在不同旅馆的窗台上晒太阳,二咪在陌生的街头好奇张望,二咪在颠簸的车厢里蜷缩睡着……他的IP地址变幻不定,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他像一只无法停歇的鸟,一直在飞,一直在走。
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以二咪为视角,写下了一只小猫环游世界的所见所闻,集结成书,就是那本《二咪》。
没想到竟在网络上爆火,成了畅销书作家——至少营销号都是这么说的。
不过许亦尧对此有些怀疑:真要有那么火,他怎么连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过?
五年,整整五年。孟行简会变成什么样子?是瘦了还是胖了?眼神是否还像从前那样清冷?周身那股疏离的气质,是淡了,还是更浓了?
许亦尧忍不住想,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混合着近乡情怯的惶恐和失而复得的狂喜。
这场期盼了太久、寻觅了太久的重逢,竟真的就这样毫无征兆地、以一种他从未设想的方式,降临了。
一周后,B市中心书城。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孟行简坐在长长的签名桌后,面前是堆积如山的待签书籍和一眼望不到头的读者队伍。他微微垂着眼,专注地在扉页上签下自己的笔名“行简”,偶尔对激动的读者露出一个浅淡而礼貌的微笑。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场,也是计划中最后一场线下签售会。他本质上还是那个不喜欢过多人群和喧嚣的孟行简。
早知道就不该答应明瑄。他在心底无奈地叹了口气。那个利欲熏心、精明干练的女人,分明只是看中了这场签售会能带来的话题度和销量。作为他的合伙人,她总是能说服他做一些违背本性的事情。
也罢,公司成立才一年多,旗下还有几十号人要养活,运营压力不小,就姑且牺牲这一回吧。
许亦尧排在长长的队伍中,缓慢地向前移动。此刻,他才真正相信那些营销号所言非虚。
周围大多是年轻的女孩子,也有不少像他一样的年轻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他踮起脚尖,试图在拥挤攒动的人潮中寻找那个刻在记忆深处的身影,然而这条蜿蜒曲折的长龙仿佛一路排到了天际,他甚至连签名桌的轮廓都看得不甚清晰,更别提孟行简的发梢了。
当年那个习惯把自己关在狭窄世界里、身边几乎空无一人的孟行简,如今真的站在了聚光灯下,成为被无数人喜爱和追逐的作家。
他走出了那间屋子,看遍了山河,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蜕变。
许亦尧望着眼前涌动的人群,嘴角不自觉扬起,他是真的、由衷地为孟行简感到高兴。高兴他终于被世界看见,高兴他找到了表达自己的方式。
可那笑意还未抵达眼底,一片温热的酸涩却悄然漫上心头,像是一杯本该醇香的热咖啡,无声地凉在了五年漫长而孤独的时光里。
他们之间,隔着的何止是眼前这一条人海长队,是五年的空白,是阴差阳错的误会,是各自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行简老师,我特别特别喜欢你和二咪!”一个年轻的男生激动地把书递过来,脸涨得通红。
孟行简抬起头,接过书,唇角弯起一个标准的、营业式的弧度,轻声道:“谢谢喜欢。”
然后低头,流畅地签下名字。
他已经这样重复了数百次,手腕有些发酸,感觉自己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签售机器。孟行简暗暗发誓,这将是他此生最后一场签售会,绝无下次。
正当他低头,悄悄活动一下有些发僵的手腕时,一道熟悉到刻入骨髓、却又因时光流逝而显得有些陌生的声音,清晰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从头顶传来——
“可以写to签吗?我叫许亦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