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珩一顿,神神鬼鬼,确有其事吗?
想着,他捻了一块糖放入口中,忽而一笑,这么看来,我佛的确宽宏大量。
他日日诵经拜佛都是敷衍了事,竟还能得佛祖护佑?
黛玉想到了满意的字眼添上,细读了两遍,点了点头。
楚珩见状,不由好奇道:“林姑娘,你写了什么?可否容我一观?”
“随手涂抹了一首小诗,不敢污王爷的眼。”黛玉浅浅一笑。
楚珩笑道:“林姑娘过谦,以我的水平,倒怕污了你的诗。”
黛玉轻笑道:“王爷取笑了……请。”她将桌上的诗转了个方向,面向楚珩。
楚珩伸手拿过,慢慢欣赏,半晌赧然一笑:“林姑娘的诗的确好,有大家之风,只是我学识浅薄,再想不出别的词,只有精妙二字能言。”
黛玉眼眸弯起:“王爷存心当面赞我,我受之有愧。”
楚珩瞧着她,眉眼间明亮的笑意让她整个人都光耀夺目起来,她对自己的才华再有数不过了。
容貌、才情、气度,林姑娘是万中无一的人物。
楚珩只是认识了她,对她的了解却还远远不够。
“是你太谦逊了。”楚珩朝她示意,“可否允我抄录?”
黛玉微微迟疑,问道:“女儿家的笔墨不好外传,王爷抄录,想要作何用处?”
楚珩笑道:“以备不时之需,哪日太后问起,我总有话说。”
黛玉一愣,旋即笑道:“这倒也是。”
他们既然日日在一处,做出一副亲近的态度来,总得准备周全,否则就是前功尽弃了。
楚珩提笔蘸墨,黛玉递过去一张干净的纸,虽位置颠倒,可一看到他的字迹,黛玉便开始怀疑方才端王自称文不成武不就的话。
这手字实在是好极了。
端王十分喜爱顾大家的字,想必不是作伪,黛玉回忆起了初次在仁寿宫见面的事。
……
太后歇过晌,叫了侍卫进来问过宫内朝中的事,又将一个小宫女叫进来,问道:“王爷和公主都做了什么,林丫头呢?”
小宫女恭敬答道:“公主在自己院子里和宫女们玩,王爷和林姑娘在西边林子里说话。”
太后满意地点头笑道:“怪道大师说他们是天作之合,开始再不情愿,见过面还不是没几日就亲近了。”
双芸奉承道:“大师神通自不必说,也多亏了太后用心良苦,若不是您带着王爷和林姑娘过来,也没有如今这境况,这正是天时地利人和呢!”
太后扶着双芸的手起身,闻言开怀笑道:“这就好了,待明年四月珩儿大婚,哀家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太后只等着再抱孙儿就是了。”双芸笑道,“完了王爷这桩事,再办完公主的事,就全都圆满了。”
“永康……”太后沉思着,“哀家得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