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惬意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很久,很快,顾琳就推开咖啡厅的门走了进来。
今天的她,与林麦记忆里第一次见到她时的形象有所不同,不再是那种干练的职场精英范儿,只是化了淡淡的妆容,身着一套宽松舒适的深色休闲装,整个人的状态较为松弛。
可能是忙着搬家的缘故,她的眉眼间带着一丝倦色。
“等很久了吧?真不好意思,辛苦你这么远跑一趟。”她在林麦对面坐下,有些歉意的开口,随后又有些无奈的感慨道:“光是做卫生就收拾了一小天,搬家真是一项大工程。”
虽然和顾琳才见过两三面,但不知道为何,林麦对她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好感。
顾琳的身上有一种难得的真实,不娇柔,不做作,她喜欢这种直接坦率的人。
“没关系,我正好下午没事。”她一边微笑着回应,一边将饮品单推了过去,“看看想喝点什么?”
顾琳点了点头,招手叫过来服务员点单,之后并没有绕弯子:“林老师,今天约你过来,其实是想以私人的身份听听你这位专业人士对‘椒点’餐厅布局哈市的看法,毕竟你可是最懂哈市餐饮市场和消费者的人。”
她的语气真诚,并不是那种虚假的恭维。
涉及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林麦也变得认真,她根据哈市本地人的饮食习惯和消费市场,向顾琳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令她有些惊喜的是,作为一名深耕餐饮领域多年的资深从业者,顾琳对餐饮行业的洞察同样深刻,能够精准的抓住问题的核心。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市场定位聊到菜品创新,又从菜品创新聊到运营模式,越聊越投机,仿佛遇到了难得的知音。
窗外的天色已经渐渐的暗了下来。
在一番深入的交谈中,两人的关系都变得亲近了不少,因为得到了林麦这位专业人士的认同,顾琳脸上的开心掩饰不住,她言辞恳切:“等首家新店一切筹备就绪,希望我们还能成为合作伙伴。”
林麦欣然应允,她看了看手机屏幕上的时间,拿起包起身和顾琳告别。
“这就要走啦?”顾琳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意犹未尽的不舍,随即她眼睛微亮:“对了林麦,我今晚约了几个朋友来新家暖房,都是我的同事,性格都很好,你要不要也过来?”
职业使然,林麦并不是一个不喜欢社交的人,然而想到贸然加入一个几乎全是陌生人的聚会,多少会有些不便。
她有些犹豫,想了个得体的理由,婉拒道:“这不太好吧。。。你的朋友我都不认识,去了会不会太打扰?而且我来的有些匆忙,没有准备礼物。”
“怎么会打扰呢?”顾琳连忙摇头,她的笑容真诚,“而且你今天帮了我这么大的忙,这就是最好的暖房礼了。”
她停顿了一下,有些期待的看向林麦:“我刚回到哈市,除了工作伙伴,没什么私人朋友,如果你晚上没有别的安排,我真的很希望你能来——就当是陪我,也顺便认识几个同龄人,说不定日后在工作上能够相互照应。”
顾琳发自内心的请求让林麦不好再拒绝,她想了一会儿,随即莞尔一笑,接纳了这份新友谊:“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啦!”
因为是刚刚搬过来的缘故,顾琳的新居带着一种简约的空灵感,客厅很宽敞,但家具不多,一张简约的布艺沙发、一张宽大的茶几基本上就是全部,显然是还没来得及装饰。
空气里残留着清洁剂的柠檬香气,地板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地板的角落堆着几个尚未整理的纸箱。
林麦在玄关处换上顾琳递过来的客用拖鞋,走进了客厅,目光落在了纸箱上,开口询问道:“要不要先帮你收拾一下?”
顾琳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是一些关于餐饮行业的专业书,正愁一个人不知道从哪整理起来呢。”
林麦把包放在了沙发上,挽起袖子走上前,两个人开始默契的分工合作,一个拆封分类,一个将书放入书房的书架,过程中还会就某个餐饮话题闲聊几句,很快,书房内原本空荡荡的书架就被填满。
忙碌过后,两人一同在沙发坐下,柔软舒适的沙发瞬间将身体温柔包裹,她们几乎是同时发出了一声满足的轻叹。
二人相视一笑。
休息片刻后,顾琳站起身来:“他们应该还得一会儿才能到。”
她一边说着一边走向厨房,打开冰箱门取出一瓶纯净水,走过来递给林麦,“刚搬进来,东西准备的还不是很齐全,先喝点水。”
“谢谢!”林麦双手接过了水。
顾琳冲着她笑了笑,眼神里比方才更多了几分亲切感。
她拿起手机走到阳台位置开始打电话,客厅里暂时安静下来,隐约能听见冰箱运转的轻微嗡鸣声。
不多时,门铃就接二连三的响起,顾琳邀请的朋友陆续到来。
据顾琳介绍,这些人都是和她一同来哈市开拓市场的同事们,今天也是第一次聚在一起,因年龄相仿,打过招呼后,林麦很快就和他们熟悉起来。
房间内零食开袋的清脆声音此起彼伏,大家聚在一起,谈论着哈市见闻,笑声不断。
突然间置身于众多陌生的年轻人之中,也让林麦稍稍感到些无所适从,在和一个男生闲聊几句美食博主的工作内容后,林麦悄悄的退到沙发一侧坐下。
门铃很快就又响起来,林麦看见顾琳脸上绽放出了欣喜的表情,她雀跃的穿过人群,快步走过去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