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寒潮,灰蒙蒙的天空压得很低,凛冽的北风呼啸着刮过摩天楼的玻璃幕墙,发出呜呜的声响。然而,在傅斯渊顶层公寓的卧室内,却是一片与外界截然不同的温暖如春。
地暖系统驱散了所有寒意,空气中残留着昨夜淡淡的雪松沐浴露香气。顾言蹊先醒了过来,他微微动了动,发现自己被傅斯渊结实的手臂牢牢圈在怀里,后背紧贴着对方温暖宽阔的胸膛,一种令人心安的温度传递过来。他轻轻抬眼,看到傅斯渊沉睡的侧脸,平日里冷峻的线条在晨光中显得柔和了许多,呼吸平稳悠长。
一种近乎奢侈的幸福感和踏实感包裹着顾言蹊。经历了之前的波折和“暗河”的袭击,这种清晨醒来、爱人在侧的平静显得尤为珍贵。他极小幅度地挪动了一下,找了个更舒适的位置,重新闭上眼睛,贪恋着这片刻的温存。胃部的不适似乎也在这温暖中缓解了许多。
不知过了多久,傅斯渊也醒了,他下意识地收紧了手臂,将怀里的人搂得更紧,下巴蹭了蹭顾言蹊柔软的发顶,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醒了?还早,再睡会儿。”
“嗯。”顾言蹊低低应了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慵懒。
两人又依偎了片刻,直到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傅斯渊率先起身,他穿上睡袍,回头看到顾言蹊还躺在床上,脸颊透着睡足后的红润,眼神清亮地看着他,心头一软。
“今天上午我要去郊区的新数据中心看看,下午回来。你脸色还是不太好,就在家休息,别去公司了。”傅斯渊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明显的关切。
“我没事……”顾言蹊想反驳,他惦记着“深蓝守护”项目几个后续的加固方案。
“听话。”傅斯渊打断他,指尖轻轻拂过他的脸颊,“工作是做不完的。你休息好,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他顿了顿,补充道,“林氏那边晚上有个慈善酒会,我露个面就走。等我回来。”
听到“林氏”,顾言蹊的心几不可查地微微一动,但看着傅斯渊坦然的目光,他将那丝微妙的情绪压了下去,点了点头:“好,你自己也小心。”
傅斯渊离开后,公寓里安静下来。顾言蹊起床,为自己准备了简单的早餐,吃了胃药。他确实感觉有些疲惫,便听从傅斯渊的安排,抱着笔记本电脑窝在客厅的沙发里,处理一些不需要太高强度的邮件审阅工作。
窗外的天色依旧阴沉,但室内的温暖和安宁让他感到放松。他偶尔会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城市天际线,想起傅斯渊离开时的叮嘱,唇角不自觉地带上一抹浅浅的弧度。或许,他真的可以试着放下那些根深蒂固的不安,去完全依赖这份温暖。
然而,这份宁静在上午十一点左右被彻底打破。
他的私人加密邮箱提示收到一封新邮件。发件人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由乱码组成的地址,邮件主题只有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Greetings”。
顾言蹊皱了皱眉,出于职业习惯,他先进行了简单的安全扫描,确认没有病毒或追踪程序后,才谨慎地点开了邮件。
邮件正文是空的。
只有一个PDF格式的附件,文件名是“Project_Starlight_Internal_Memo。pdf”(“星光项目内部备忘录。pdf”)。
“星光项目”?顾言蹊迅速在脑中搜索,确认这并非傅氏或枢光现有的任何项目代号。一种不祥的预感悄然升起。他深吸一口气,点开了附件。
文件加载出来的瞬间,顾言蹊的瞳孔骤然收缩,全身的血液仿佛在刹那间凝固了!
这根本不是技术文档,而是一份看起来极其逼真的会议纪要仿真件。页眉是傅氏集团和林氏控股的Logo,标题是“关于潜在战略投资及技术整合非正式沟通会纪要”,日期赫然是前天下午——正是傅斯渊声称去与某位重要政府官员会面的那个时间段!
纪要内容如同淬毒的冰锥,一字一句,狠狠扎进顾言蹊的眼底、心里:
“…傅斯渊先生对林氏在东南亚及北美政商界的影响力表示高度赞赏,认为这对于傅氏集团下一阶段的全球化布局至关重要…”
“…双方探讨了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捆绑的可能性。傅先生提及,枢光科技的核心算法虽具独特性,但其公司结构相对简单,估值存在一定泡沫,且创始人顾言蹊先生(Mr。YanqiGu)缺乏大型企业治理经验,独立运营风险较高…”
“…林文柏先生(林薇父亲)提出,可通过林氏主导的财团对枢光进行‘战略性投资’,并派驻管理团队,以实现‘更规范的公司治理’和‘资源整合’。
傅先生对此未表示反对,并暗示在‘适当条件下’,可考虑推动枢光与傅氏现有AI部门进行重组,以优化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