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益迦突然想起了什么事,他从车后座上的电脑包里摸出一沓现金交到了丈母娘的手里,“妈,这是一千块,您拿着花,接下来的几个月,玛妮就麻烦您照顾了,等她孕吐结束了,危险期过了,我立马来接她回去。”
“不用了,你们都给家里买了东西了……”妈跟着女婿到了车边,假意要把钱往他腿上放。“哎呀!孩子,给你,你就拿着吧!”
爸走上去,把妈伸出去的胳膊抓了回来。
“爸、妈,你们二老照顾好自己,有事给我打电话,我这就走了!”杨益迦一踩油门,车开了出去。
“给你钱,你就拿着,客气啥,他们年轻人挣钱容易,咱们没有收入了,马上就六十岁了,不要孩子们的钱,靠啥生活?吃啥喝啥?”爸说。
“哎呀!你急啥?我不也是装装样子啊!人家孩子给你钱,你直接就接了,塞口袋了,那样不不好看么!”妈说。
“有啥不好看的?养孩子就跟种果树一样,树小的时候,给它浇水、施肥、捉虫,等树长大了,收获了,咱就啥也不用干了,坐树底下,摘果子吃就行了。有啥不好意思的!他才给咱一千块,村东头老郭家那孩子郭毓,哪回回家不给他父母一万块啊!玛妮还要在咱这儿住几个月呢,一千块哪儿够啊?”
“人家郭毓挣得多呀!你能跟人家比?”
“对呀!人家郭毓一年挣一百多万,为啥咱家孩子才挣十几万啊?同样的年纪,比人家缺胳膊了还是少腿了?”没想到玛妮这时候正在院子里透气儿,爸说的话全飘进了她耳里。“爸,人家郭毓她爸郭老师是高中数学老师,现在退休了,每个月有一万多退休金;您是农民,种了一辈子地,挣的三瓜俩枣只够勉强糊口。人家郭老师退休了,也不闲着,那么大年纪了,开了好几个培训班,每天风雨无阻照常给学生上课,这一块儿的纯利润每年又有大十几万。您呢,还不到六十,就啥活不干躺平了,收入是一分没有。还有,郭老师闺女在上海买房的时候,人家郭老师一下就拿出了一百多万。您呢,我买房的时候,您连一块钱都没出吧?那您和郭老师同样的年纪,您是比人家缺胳膊了还是少腿了?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
“你个死丫头,你怎么跟你爸我说话呢!郭老师,我能跟他比吗?人家上过大专,那个年代上过大专的人可了不得呢!你爷爷要是供我上了大专,我肯定大小也能当个高中老师,说不准还当官呢!你说说你,你也上过大学,怎么人家郭毓就比你多挣那么多呢?”
“这事不得问您吗?您说说您养的孩子怎么就比人家别人养的孩子差那么多呢?你也不看看人家郭毓是怎么被她爸精心呵护精心养大的!郭毓,人家算是出生在书香之家,在郭毓出生之前,她爸就给她建了三面书墙,藏书一万多册,古典名著、世界名著、名人传记……应有尽有。她不到两岁的时候,她爸妈就教她背会了一百多首唐诗,不到四岁,就教她认识了一千多个字,不到五岁,算术就学到了小学二年级。她爸带着她到周围的县市旅游,见世面,教她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您呢,一到秋天粮食丰收的时候,总带着我大晚上去别人的庄稼地里偷玉米棒子、刨人家的土豆、割人家的高粱。您在工地上当小工子,工程结束后,没给您结工资,为了要到钱,您怂恿才十多岁的我去建筑工地上堵包工头,让我给那人下跪,让我表演一哭二闹三上吊,还给我塞了一瓶农药,让我威胁包工头,‘要是他不给钱,你就假装要喝农药,吓唬吓唬他’这是您当时跟我说的原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您就不怕我一不小心或者一激动真喝了死了呀!我记得,快小学毕业的时候,我跟着你去县城赶集,有个书贩子卖书,我看上了一本《三国演义》,想买,你说买那玩意儿干啥,那都是些没用的书,考试又不考,书多了能读得过来吗?把学校发的语文书、数学书学明白就不错了。结果一转头,你就把身上带的钱全买了烟买了酒。你总羡慕郭毓高考分数比我高,上的大学比我好,比我挣得多,比我有出息,你也不看看人家郭老师给孩子提供的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你给我提供的是什么环境!”
“怎么……啊?难道我给你提供的环境不好吗?环境不好,你能考上大学吗?我跟你讲,我能把你养大了,没把你饿死,就是功劳一件,更何况我还供你读了大学。我还你是书读到狗肚子里了,我供你也是白供了,你一点儿感恩的心都没有,在这儿跟我嚷!”
“我没感恩你吗?我不感恩,小气吃的喝的穿的,我带你们出去旅游?”
“你带我出去旅游就了不起了?人家郭毓还带她爸上美国了呢?人家那才叫风光呢!”
“你看看,你又在拿我和郭毓比了,是,我没人家郭毓有本事,人家有能力带她爸上美国上欧洲,我只能带你在小地方转悠。那是因为人家的爸比我的爸有本事,人家培养得好托举得好!”
“郭毓有本事,那是因为人家天生就是好孩子、好苗子,人家就是出生在乞丐家,现在也能年入一百万。跟她爸妈有什么关系!你混得不咋样,不反思反思你自己哪方面能力不行,整天怪我、怪家庭环境!”
“我姐、我,还有我弟,我们弟兄三个智商都不低,学习也都刻苦努力,但是为啥一个考上好大学的都没有?我姐和我弟复读两年,最后还是上的专科,我也差点连个本科都没考上。你说跟家庭环境没有关系吗?在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前二十年,你每天在家里骂我妈、骂牛、骂羊、骂驴、发酒疯,从小这个家就没有一天安宁过,每天都是鸡飞狗跳的。我们哪天写作业、看书不是伴随着你的吼叫声谩骂声?我们能学得进去吗?实话告诉你,你发脾气骂人骂牛的时候,你别看我在埋头写作业,我根本不知道我在写什么。你看我在背书,我都不知道我嘴里在念啥,因为我根本没法把心思集中在书本上,你的吼骂声让我恐惧、烦躁,我在分析你为什么骂人,我想着你什么时候能不骂了。”
这时,有个老汉拉着一头黄牛从大门外面经过,那黄牛“眸”的一声嚎叫,将她的记忆拉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天中午,爸妈下地锄草回来了,吃过午饭,爸拉过一个枕头躺下午休,妈正在归总剩饭,准备洗碗,姐弟三人则趴在地上的一张大写字桌上做卷子。谁都没注意到拴在院子里地桩上的一头牛挣脱了绳索,跑到大门那里,用脑袋将未上栓的大门顶开,跑到了大街上。听到大门“吱扭”一声响,爸撑起身一看,拴在院子里的牛不见了,他一下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爸的火气一下就冒上了头,他抓过妈还没来得及收走的一碟剩菜往炕上一摔,饭菜溅得炕上、墙上、地上,到处都是。离炕沿最近的金币,眼镜的镜片上糊了一层菜汤,什么都看不清了。姐弟们吓得都停下了笔,大气不敢出,听着爸对着妈大骂:“日他妈的,你是不是刚才没把牛拴好,双套结又没打好,又让牛给跑了!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打结一定要打牢了!日他妈的,一点用都没有!废物一个!”他通红的眼睛又转向金币,“金币,你刚才进门的时候,咋没把门闩上?日他妈的,尽是些没用的蠢货!”“愣着干嘛!还不快去把牛找回来!”最后这句话是向所有人下达的。姐弟仨儿把算了一半的题丢在桌上,出门找牛去了。
站在门口,看不到牛的影子,一家人东找西找,最后发现牛跑到了远处的一个壕沟里。五个人,每人手里都拿了根棍子,有的去东头,有的去西头,想把牛堵截在壕沟里,不料那头牛有勇有谋,冲破重围,跑到了大路上,在坚实的土地上,没有阻碍,它像骏马一样,跑得更快了。家人们被那畜生甩在了身后,追得上气不接下气,一边追赶一边骂,最后跑了将近两公里才将牛擒拿并制服,爸在前面牵着牛,一路上都在破口大骂,其他四人分布在左右及后面,以防狡猾的牛再次挣脱缰绳逃跑。等把牛牵回院子里,是一个小时以后了。爸找来家里质地最密最粗的那根棍子,对着牛耸起的脊背就是一顿毒打,他的破口咆哮一直持续着,棍棒落在牛背上的“梆梆”声与骂声混杂在一起,到最后,他打累了,扔掉棍子,一屁股砸到地上,继续骂,一会儿骂妈没系好缰绳,一会儿骂金币没勾好大门,一会儿骂老婆孩子追牛时动作不够迅速反应不够机敏,一会儿又绕回到牛身上,骂它桀骜不驯,是个该被千刀万剐、天打雷劈、五马分尸的灰牲口。“回去写作业去!”爸跳起来对着三个孩子怒吼。姐弟三人回到家里,坐在写字桌前,却是听着院子里传来的骂声一阵阵地发愣,半天回不过神儿,也早已忘了刚才的题解到哪里了。
爸是易怒型的人格,情绪极其不稳定,任何一件事都会让他暴跳如雷,他像一串一亿响的小鞭炮,每天都要噼噼啪啪爆上好几阵儿,每次都持续很长时间。他的怒气如同空气,每时每刻都飘散在四周。而妈呢,她像牛棚、羊圈和院子里的那些畜生,对爸充满了惧怕。爸对着她对着姐弟仨儿对着那些畜生吼叫的时候,她当面不敢吭声,只敢在背地里向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诉苦、抱怨。整个家里整天都充满了怒气和怨气,姐弟仨儿脑海中像安了千万道回音壁,每时每刻都回荡着爸的吼声和妈的怨声,驱都驱不散,赶都赶不走。到了学校里,也无心学习,总是不受控地开始想:爸是不是又在对着妈吼叫。因为爸一干活就要发脾气,而穷人的家庭里,数活儿最多了,一天到晚都有干不完的活儿,所以爸一天到晚都在谩骂詈骂。
“你们自己脑子笨,连个好大学都考不上,往我头上怪?”
“我们脑子不好也是遗传你的!信不信,就你们提供的这种糟糕的家庭环境,你们就是生一百个孩子,也不会有一个能考上985、211的!这种一天到晚都鸡飞狗跳、乌烟瘴气、不得安宁的家庭环境,是不可能孕产生人才的!人家心理学家都说了,一个孩子要想学习好,必须让他处在一个安静、安宁的环境中,让他能集中心思。想要学习好,必须先让他心情好!你们能做到吗?”
“我能把你养大就很不容易了!你还想心情好?我心情还不好呢!为了养活你们几个,一天到晚累死累活的我!还想让我一回家就给你们摆上笑脸,想让我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地跟你们说话?”
“所以,你以后也不要总是嫌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没本事了!先看看你自己跟人家别人家的父母差距有多大!”强烈的孕吐感再次袭来,玛妮没有能力再争执下去了,她转身要回屋,刚走了几步,一个扁平的、刀状的石块砸到了她的右脚后跟,是爸砸过来的,“你个死丫子!我白把你养这么大了!早知道你跟我这么顶嘴,当初你生下来的时候,我就应该把你杵夜壶里淹死你!”他咬牙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