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的三世夫君他悔疯了免费阅读 > 冰山之下(第1页)

冰山之下(第1页)

何彦书与父亲不欢而散的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在绥国公府平静的水面下荡开了层层涟漪。富察氏闻讯后,只是深深叹了口气,并未立刻去寻儿子说什么。她了解自己的儿子,也了解自己的丈夫,此刻任何劝慰或施压都可能适得其反。但她心中的忧虑,却如藤蔓般疯狂滋长。那个名叫孟清辞的宫女,比她预想的,更能搅动儿子的心绪。

而此刻,真正决定风波走向的,并非国公府内的家庭矛盾,而是紫禁城深处,那座象征着天下最高权力的乾清宫,以及它所投射下的、笼罩着所有人的政治阴影。

乾清宫西暖阁

乾隆皇帝批阅完最后一本奏折,将朱笔搁在砚台上,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贴身大太监李玉连忙奉上一杯温热的参茶。

“皇上,歇会儿吧,龙体要紧。”

皇帝接过茶,呷了一口,目光掠过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忽然问道:“李玉,绥国公何致远,近日可有递牌子请见?”

李玉躬身回道:“回皇上,何公爷前日递了牌子,说是想向皇上禀报京畿防务轮换之事,奴才见皇上正忙于两淮盐政的折子,便暂压下了。”

皇帝“嗯”了一声,指尖轻轻敲打着紫檀木的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望着窗外暮色渐合的宫墙,眼神深邃难测。

“赫舍里家呢?近来可还安分?”

“赫舍里太师(云珠祖父)前几日感染风寒,已告假数日。其子(云珠之父)在兵部当差,倒也勤勉。”李玉回答得小心翼翼,揣摩着圣意。

皇帝沉默片刻,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弧度:“何致远是个聪明人,也是个能臣。他家的老二,叫何彦书的,在御前当差,朕瞧着,也是个伶俐的。”

李玉不敢接话,只是将头埋得更低。皇帝突然提起两个年轻晚辈,绝不仅仅是随口夸赞。

“满洲勋旧,与汉军旗新贵……”皇帝低声自语,像是对李玉说,又像是仅仅在梳理自己的思绪,“水至清则无鱼。可这水若是太浑了,也不利于行船啊。”

李玉心中凛然。他明白皇帝的意思。皇上登基以来,一方面需要倚仗赫舍里家这样的满洲老牌勋贵稳定朝局,平衡宗室势力;另一方面,也在大力提拔像何致远这样有能力的汉军旗大臣,以打破满洲贵族对权力的垄断,巩固皇权。这两股势力,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制衡。而联姻,正是维系这种微妙平衡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何家与赫舍里家联姻,在皇帝看来,是符合当前政治需求的。这既能安抚满洲勋旧,显示皇恩浩荡,不因重用汉臣而冷落满臣;也能将何家这样的汉军旗实力派更紧密地绑在皇权的战车上,通过姻亲关系缓和潜在的满汉矛盾。这是一步稳棋。

至于那个微不足道的、可能影响到这步棋的宫女……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蝼蚁之辈,岂能撼动大局?自有宫规处置。

“告诉内务府,”皇帝淡淡开口,声音不带丝毫感情,“宫里的人,要谨守本分。若有不安于室、意图攀附者,按宫规从严处置,以儆效尤。”

“嗻。”李玉心领神会,知道这是对文渊阁那个宫女事件的最終定调。皇帝不会明说如何处置,但“从严处置”四个字,已经决定了孟清辞的命运。

———

绥国公书房

夜色深沉,绥国公何致远的书房内却灯火通明。他并未就寝,而是与一位心腹幕僚对坐弈棋。棋局胶着,黑白子犬牙交错,一如当下朝堂的局势。

“公爷今日似乎心绪不宁。”幕僚落下一子,缓缓开口。

何致远盯着棋盘,良久,叹了口气,将手中的黑子丢回棋盒:“还不是为了书儿那个孽障。”

幕僚微微一笑,他早已从府中眼线处得知日间父子争执的详情:“二少爷年少情热,一时冲动,也是常情。只是……他恐怕并不完全明白公爷的苦心,以及我绥国公府眼下所处的局面。”

何致远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他怎会明白?他从小锦衣玉食,看到的都是繁花似锦,何曾见过这繁华下面的暗流汹涌,刀光剑影?”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幕僚:“先生是明白人。我何家,看似圣眷正浓,实则如履薄冰。你我皆知,皇上为何近年来越发重用我们这些汉军旗的臣子?”

幕僚捻须道:“自是因公爷能力超群,忠心可嘉。”

“能力?忠心?”何致远苦笑一声,“这朝堂之上,有能力有忠心者,何止我何致远一人?皇上重用汉军旗,根本目的在于制衡!制衡那些盘根错节、尾大不掉的满洲勋贵!我何家,就是皇上手中那把用来敲打他们的锤子!”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