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边缘的触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
尽管原行清除了所有明面上的痕迹,但“枢纽”系统的警戒级别显然被调高了。
他感觉到无处不在的监控变得更加密集,数据库的访问权限也被重新审查,甚至他合成营养膏的配给都出现了一次微小的、不易察觉的延迟——
这是一种无声的警告。
原行对此视若无睹。
他依旧维持着那副沉迷于“学术研究”的表象,甚至主动提交了几篇关于优化低能耗维生系统和非标准逻辑电路稳定性的论文,内容扎实,无懈可击,完美符合星尘遗民的价值观。
他在扮演一个有些怪癖,但极具价值的天才研究员。
他在等待。等待系统因长期未发现异常而逐渐放松警惕,也在等待别的动静。
果然,几天后,当他正在公共信息港——一个允许居民进行有限非加密信息交流的平台浏览时,一条看似普通的、关于某区块能量循环效率的讨论帖下,出现了一条用极其古老的、近乎淘汰的二进制编码隐藏的留言。
解码后的信息只有简短的几个词:
【追溯本源。静候时机。小心枢纽。】
没有落款,没有联系方式。像是一声试探性的口哨,吹响在寂静的夜里。
“追溯者……”原行在心中默念。
这就是守墓人提到过的,对过去抱有好奇的内部派系吗?
他们果然存在,而且注意到了他。
他没有回复,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对方在观察他,他同样需要评估对方的成色和意图。
贸然接触的风险太大。
又过了几天,当他按照日程前往中央资料库进行实体档案查阅时,在空旷无人的高密度存储区,一个穿着与其他居民无异、但眼神略显不同的中年男人“无意间”与他擦肩而过。
就在交错的一瞬间,一枚米粒大小、非金属材质的芯片被悄无声息地塞进了他手中。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没有引起任何监控设备的异常反应。
原行面不改色,继续完成查阅,然后平静地返回了自己的住所。
在进行了数层物理和电子隔离检查后,他才在个人终端上一个绝对离线的环境中读取了芯片的内容。
里面并非什么机密文件,而是一份冗长的、关于星尘遗民早期历史的“未删节版”草稿。
里面详细描述了“大灾变”并非单纯的天灾,而是一场由意识上传技术失控引发的、“逻辑病毒”蔓延导致的文明自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