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行和迟旅背靠背站立,全身肌肉紧绷,如同两尊石像,连呼吸都压到了最低限度。
他们极力收敛着所有情绪波动,大脑放空,模仿着死物的状态。
这种极致的情绪控制极其耗费心神,迟旅感觉自己的太阳穴都在突突直跳,冷汗浸湿了后背,与伤口接触带来一阵刺痛,但他死死咬住牙关,不敢流露出丝毫异样。
周围的荆棘藤蔓如同嗅探的毒蛇,在他们身边缓缓游弋、缠绕,尖锐的棘刺偶尔擦过他们的衣物,留下细小的划痕。
那些搏动的血管状脉络近在咫尺,甚至能感受到其散发出的微弱热量和一种令人作呕的生命力。
暗红色的光芒明灭不定,映照得两人脸上光影变幻,如同戴上了诡异的面具。
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漫长如年。
维持这种无情绪状态对精神的压力巨大,迟旅开始感到意识有些模糊,负面情绪的碎片如同海底的暗流,不断试图冲破堤防。
“坚持住。”原行低沉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却像一根针,刺破了迟旅即将涣散的意识,
“感受我的呼吸节奏,跟着它。”
迟旅立刻集中注意力,感受着背后原行那缓慢而深沉的呼吸起伏。
他努力调整自己的呼吸,与之同步。一呼,一吸。
渐渐地,两人仿佛形成了一个共鸣的整体,心跳的频率也似乎在无形中靠近。
这种同步带来了一种奇异的安定感,仿佛在惊涛骇浪中抓住了一块礁石。
就在他们的呼吸和心跳趋于同步的某个瞬间,原行口袋里的那个怀表,再次产生了反应。
但这一次,不再是吸引怪物的震动,而是发出了一种极其轻微、却异常清晰的“滴答”声。
这“滴答”声与两人同步的心跳声奇妙地重合了。
紧接着,更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周围那些蠢蠢欲动的荆棘,在听到这重合的“滴答”声后,攻击性明显减弱了。
它们不再试图靠近缠绕,而是如同潮水般缓缓向后退去,在他们周围让出了一片直径约两三米的圆形空地。
空地中央的地面上,那些扭曲的荆棘如同有生命般向两侧收缩,露出了下方暗色的、类似金属的地表。
地表上,逐渐浮现出一些发光的、与闸门上类似的复杂符号,这些符号的亮起节奏,竟然也与怀表的滴答声、与他们同步的心跳保持着一致。
“共鸣是心跳的共鸣!”原行眼中闪过一丝豁然开朗的光芒,
“这怀表感应的是同步的、稳定的生命频率,它不是钥匙,是一个校准器。”
刘主任留下的线索——“荆棘园需要共鸣才能打开”——原来指的是这种生命频率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