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费心。望柠会跟我住执法者公寓。”秦叙心里酸酸的,收回视线,抢在姜望柠前回答。
执法者公寓,是常驻方舟的执法者成员居住的大楼,距离铁幕局一个街道,同样也在第一环线内。
“哦?望柠小姐,这是,有男朋友了?”周凛顺着声音看到姜望柠身边坐着的男人,“竟然是传说中的秦叙大人。秦叙大人,您好,久仰大名,我是周凛,以前也是一线执法者,跟您同部门。现在是在水利部。”
传说中的秦叙大人,难道秦叙在同事眼中的形象这么神秘吗?
秦叙听到同事周凛叫自己名字,蓦然站起身,眼神示意打招呼。
秦叙在铁幕局跟其他同事的相处机会不多,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单人出任务。对于周凛,也是仅仅知道他的名字和异能而已。今天相当于是第一次交谈。
“你好。”秦叙淡然回复。
怎么年纪轻轻就显得德高望重,人家那么热情打招呼,你就回复两个字,太傲了。姜望柠心里想。
周凛的打招呼内容,很尊重秦叙,好像是因为秦叙在铁幕局的工作地位很高。
“我就知道,姜导游并非池中物。还记得一年前,姜导游带我们去雪原腹地,找变异体,姜导游的专业服务帮我们省了不少心。对了,水利部正计划在雪原建发电站,利用冰雪势能发电,现在正在前期调研。希望望柠导游以顾问的形式参与这一阶段,有兴趣吗?”周凛转向姜望柠说。
“战线拉得太长,保密程度过高。不是我这个身份够格参与的。谢谢,下次有打变异体带路的业务再找我。”姜望柠委婉拒绝了周凛的提议。
三人坐下,车厢还有其他乘客,不便聊太多太深,便齐齐安静享受旅程。
到了十点整,列车准时发车。车辆一路驶过雪原边缘、针叶林、草地、荒废的农田、衰落的城市建筑群。
六小时的车程,姜望柠昏昏欲睡,头歪着靠在秦叙的肩膀上。秦叙挺直坐立不动,任由姜望柠靠着。
秦叙的右手紧紧牵着姜望柠的左手,像生怕她跑了一样。
晚上六点,列车准时到站都城方舟。车站设立在方舟第三环线上。
——
都城方舟,设有三个环形包围圈,从外到内,分别称为第三环线、第二环线和第一环线。
第三环线是直径30公里高5米的环形高压铁丝网。
第二环线是直径20公里高10米的环形钢筋混凝土墙。
第一环线是直径5公里高15米的环形纯钢墙。
三道环线,保护着所有居住在此的公民的安全。
这些信息是公开的,并被拍成宣传片,在进城的欢迎大厅显示屏反复播放。
姜望柠一年的导游生涯中,跟不少在都城生活过的猎人或执法者聊过。其实都城的三层同心圆城墙结构,不仅是空间上的分隔,物理上的防御,更是社会阶层的具象化。
越内层,越安全,地位越高,离核心越近。因为整个城市奉行“核心优先”原则,所有资源向内倾斜。
第三环线之外是不受保护的混乱区,也就是列车驶来的区域。列车轨道两侧配有高压电保护网,防止变异体或流民袭击。
第三环线到第二环线之间,称为外城区。多为棚屋或年久失修的建筑。所有试图进入方舟的流民首先在此接受观察和筛选,是潜在的劳动力补充源。人口密集,多为黑户或底层劳工。姜望柠不喜欢这个区域,因为太嘈杂太混乱,她对自己的定位是技术工人,她想要去更好的环境。
第二环线到第一环线之间,称为内城区。这里由无数座终日运转的工厂构成,是方舟的生产与制造中心。街道规划整齐,居民区单元楼遮天蔽日,生活着丰富的产业工人和工程师。这里也是姜望柠之前在都城活动的主要场所,她在内城区的商店购买物资、交换必需品。
以上两区,统称为下城区。
只有第一环线之内,方称为上城区,是中北国战时临时政府所在地。
姜望柠只去过一次上城区。之前她到都城采购,呆了两天。应周凛的邀请,以他的介绍信,落脚在第一环线内的前线招待所。很不方便,去哪里都要出示周凛的介绍信,往返内城区采购还要经过第一环线的层层审核,她嫌麻烦,后面都是直接住着内城区的酒店内,更方便。
——
下了列车,秦叙手紧紧拉着姜望柠,穿过人流,走到贵宾高架通道。这座高20米的天空之桥,连接着第三环线和第一环线,浮在空中,每公里一个桥墩,桥下左右五百米都是围圈起来的空地。
秦叙从空间中取出一辆黑色超跑,打开副驾门,邀请姜望柠坐下,帮她系好安全带。
姜望柠闻到了秦叙耳后的发香。
秦叙坐到主驾,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向第一环线行驶。一刻钟后,到达目的地。
开下贵宾高架,夜晚的上城区,安静祥和。有整齐划一的路灯、宽阔的街道,甚至还有景观绿植。
开了几百米,来到一座肃穆的高楼前。
“执法者公寓,这里就是你以后的家。”秦叙对姜望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