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穿越盛世医妃全文 > 制作简易体温计监测体温助诊断(第1页)

制作简易体温计监测体温助诊断(第1页)

清晨,仁心堂刚一开门,便迎来了几位咳嗽不止的病患。阿福忙着为病患端茶倒水,春桃在柜台后整理药材,而林薇则坐在诊桌前,专注地为一位面色潮红的孩童诊脉。孩童的母亲焦急地诉说道:“林大夫,我家孩子从昨晚开始发烧,浑身滚烫,吃了退烧药也不见好转,请您快看看这是怎么了。”

林薇伸手轻触孩童的额头,感受到明显的滚烫,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凭借经验判断孩童的体温至少在38。5℃以上。她眉头微皱,心中暗忖:“仅凭手感判断体温,误差太大,若能有一个准确测量体温的工具就好了。”

在现代医学中,体温计是诊断发热病症的重要工具,然而在这个时代,既无玻璃体温计,也无电子体温计。林薇目光落在诊桌上的笔墨纸砚上,突然灵机一动——或许可以利用古代现有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体温计。

送走孩童及其母亲后,林薇召集了春桃、阿福及两名学徒阿明和阿杰,开口说道:“咱们医馆近来接诊的发热病患日渐增多,仅依靠手感来判断体温已显得不够精准,这样很容易延误病情。我打算制作一种能够准确测量体温的工具,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吧。”

阿福面露疑惑地问道:“林薇姐,能准确测量体温的工具?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林薇耐心解释道:“这种工具名为‘体温计’,借助它我们可以精准地得知人体的体温,从而更有效地判断病情。我记得曾在医书中读到,某些液体在受热时会膨胀,遇冷则会收缩,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来制作体温计。”

此时,苏景从内堂步出,听闻了几人的交谈,饶有兴致地插话道:“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这确实是个别出心裁的想法。林薇,你需要哪些材料,咱们一同准备吧。”

林薇沉思片刻,说道:“我需要一些细玻璃管——最好是管壁薄、透明度高的;还要一些水银,如果没有水银,酒精或煤油也行;另外,还需要一个小铜壶、钳子、火炭等工具。”

苏景点头回应:“细玻璃管和小铜壶,我会让人去琉璃坊和铁匠铺看看,应该能买到;水银的话,医馆库房里还有一些,是之前制作丹药剩下的,应该能用。”

很快,所需材料便准备就绪。林薇将细玻璃管仔细清洗干净,置于火炭上微微加热,随后用钳子小心翼翼地将玻璃管的一端捏紧封口。阿明和阿杰在一旁聚精会神地观察,不时递上工具,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林薇姐,为什么要将玻璃管的一端封口呢?”阿杰满心疑惑地问道。

林薇一边熟练操作,一边耐心解释:“封口是为了防止管内的液体泄漏。接下来,我们将水银倒入玻璃管中。”她将玻璃管的开口端浸入水银,然后用小铜壶在玻璃管的中部轻轻加热。管内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被排出后,再将玻璃管的开口端密封。至此,一个简易的体温计雏形便顺利制作完成。

春桃握着手中的玻璃管,满心疑惑地问道:“林薇姐,这东西真的能测量体温吗?具体怎么操作呢?”

林薇带着微笑,耐心地解释道:“我们首先得给这个体温计标注刻度。我会先把它放入冷水中,记下水银柱的位置,这个就是低温刻度;然后再将它放入沸水中,同样记下水银柱的位置,这个就是高温刻度。接下来,在这两个刻度之间均匀地划分成若干等份,这样就能准确地测量体温了。”

大家依照林薇的方法,开始动手标注刻度。阿福负责烧开水,阿明和阿杰则协助固定玻璃管,春桃仔细地记录下水银柱的位置。苏景在一旁不时给出建议,进一步优化体温计的制作过程。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简易体温计终于制作完成。林薇手持体温计,对众人宣布:“我们来试试这个体温计的效果。阿福,你过来,我帮你测测体温。”

阿福立刻走上前,林薇将体温计的玻璃端轻轻夹在他的腋下,细心叮嘱:“夹紧了,别动,等十五分钟后再拿出来。”

十五分钟后,林薇取出体温计,仔细查看水银柱的位置,满意地笑道:“阿福的体温正常,看来这个体温计是可靠的。接下来,我们就用它来为发热病患测量体温,以便更准确地诊断病情。”

就在此时,之前那位发烧的孩童及其母亲再次返回。孩童的母亲神情焦急地说:“林大夫,孩子的烧还没退,反而更严重了,您快想想办法吧!”

林薇迅速让孩童坐下,将简易体温计夹在其腋下。一刻钟后,她取出体温计查看,水银柱显示孩童的体温已高达39。5℃。

“孩子的体温过高,必须尽快降温。”林薇皱紧眉头说道,“之前开的退烧药剂量不足,我再为你开具一副新药方,其中会加入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材。此外,用温水为孩子擦拭额头、腋窝和腹股沟,以助降温。每隔一个时辰,用体温计测量一次体温,若体温未下降,立即来医馆。”

孩童的母亲接过药方,感激地说:“谢谢林大夫,我们一定会按您说的去做。”

送走孩童和其母亲后,又有几位发热病患陆续前来就诊。林薇用简易体温计为他们逐一测量体温,并根据体温高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体温在38℃以下的病患,她开具温和的退烧药和感冒药;体温在38℃至39℃之间的病患,增加退烧药剂量,并配合物理降温;而体温超过39℃的病患,则需留院观察,随时监测体温变化。

阿明目睹林薇运用体温计精准地诊断病情,激动地说:“林薇姐,这体温计真是太棒了!有了它,咱们就能准确掌握病患的体温,再也不用依赖手感来判断了。”

阿杰也点头附和:“没错!以前咱们靠手感判断体温,时常会出现误差,导致病患的病情被延误。现在有了这个体温计,咱们能更有效地为病患进行诊治。”

苏景望着忙碌的林薇,眼中流露出赞许之情:“林薇,你这主意真是太妙了!这款简易体温计不仅制作简便,而且非常实用,对咱们诊断发热病症有着极大的帮助。咱们可以多制作一些,分发给医馆的同事们,方便大家为病患测量体温。”

林薇笑着说道:“好啊!接下来的几天,咱们就多制作一些简易体温计。另外,我还想教大家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以及如何根据体温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带领众人制作了十几个简易体温计。她还专门为医馆的伙计和学徒们举办了一场培训,详细讲解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测量体温时,要将体温计的玻璃端夹在腋下,夹紧后保持静止,等待一刻钟再取出;查看体温时,需平视体温计,以避免误差;体温计使用后,要用酒精擦拭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培训结束后,简易体温计迅速在仁心堂投入使用。无论是发热的孩童,还是咳嗽的老人,就诊时都会先测量体温。根据体温的变化,林薇和苏景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出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有一位罹患肺炎的老汉,初诊时体温高达39。2℃,林薇医生为他开具了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药方,并嘱咐他每隔一个时辰测量一次体温。经过两天的治疗,老汉的体温逐渐降至37。5℃,咳嗽和喘息的症状也显著改善。老汉望着体温计上的刻度,感慨地说:“林大夫,这个小东西真是神奇!能准确测出体温,看着体温一点点下降,心里也踏实多了。”

还有一位患风寒的年轻女子,起初以为自己只是普通感冒,不愿就医。后来体温持续升高,全身酸痛,才来到仁心堂。林薇医生用体温计为她测量,结果显示38。8℃,诊断为风寒引发的高热。经过三天的治疗,女子的体温恢复正常,身体也逐渐康复。她感激地说:“林大夫,多亏了这个体温计,让我意识到体温如此高,若再拖延,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简易体温计的普及,仁心堂的诊疗效率和准确率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病患因得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迅速康复。仁心堂的名声愈发响亮,不仅长安城内的百姓纷纷前来就诊,连周边城镇的病患也慕名而来。

傍晚时分,送走最后一位病患后,林薇坐在诊桌前,目光落在桌上的简易体温计上,心中涌动着满满的成就感。她回想起现代社会中琳琅满目的医疗设备,尽管在这个时代无法完全复制,但只要充分运用现有材料,发挥自己的智慧,依然能为这个时代的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苏景走到林薇身边,微笑着说道:“林薇,你制作的这个简易体温计,真是帮了咱们大忙。现在咱们诊断发热病症,准确度比以前高多了,病患的康复速度也显著加快。”

林薇笑着回应道:“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接下来,我还想进一步改进这个体温计,使其测量体温更加准确、便捷。此外,我还计划制作一些其他的医疗工具,比如听诊器,以便更好地诊断心肺疾病。”

苏景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好啊!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咱们仁心堂一定会不断完善,为更多百姓带来健康和希望。”

春桃和阿福也凑了过来,满怀兴奋地说:“林薇姐,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协助你制作更多的医疗工具,为病患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林薇望着身边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心中涌动着温暖。她明白,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自己并非孤军奋战。有了苏景的支持,以及春桃、阿福和学徒们的鼎力相助,她坚信能够逐步将现代医学知识传播开来,为这个时代的百姓带来更多福祉,让仁心堂成为百姓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医馆。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淡,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医馆,照亮了桌上的简易体温计。林薇轻轻拿起体温计,仔细擦拭干净,小心翼翼地放入盒中。她深信,随着越来越多医疗工具的研制和使用,仁心堂的诊疗水平必将不断提升,更多病患也将因此摆脱病痛,迎来健康的生活。而她,将继续秉持医者初心,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医术,为这个时代带来更多的光明与希望。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