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林予微提起,他倒还真未注意头顶的漫天星斗。
万籁俱寂,朦胧夜色幽幽罩落。
不知为何,蔺无咎的心也难能平静了下来。
第一次教人,林予微还有些不太适应,她别开脑袋,在小师弟看不见的地方小心翼翼做了几个深呼吸后,才开口问:“师弟可还记得今日背的《步天歌》是以什么来划分星区的。”
蔺无咎倒也配合:“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
林予微满意地点了点头,扭头看着他,又问:“那何为星宿?”
蔺无咎没有回答。
他今日能背下《步天歌》,纯属因为记性好,并不理解其中含义,也不想理解其中含义。
林予微仰头看天,回忆着年幼时师父的教导。
“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时[1]。上古时便有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2],此谓‘观象授时’。日月五星运行轨迹称“黄道”,而天之四灵环列四方,为观测轨迹,上古先民又在天上划分出二十八个星区,寓指日月五星栖宿场所,谓之星宿。而天衍道就是由此而来。”
“大衍之数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3]。天衍道与其他道不同,以四象三垣对应七境,分别为苍龙、白虎、玄武、朱雀、紫微、太微、天官……而每一境下又有七小境,共计四十九境。”
蔺无咎这会儿算是明白了,她为什么这么多年修为一直停留在一境。
天衍道有四十九境,而红尘道、无情道这类修真中最寻常的道仅有七境,每一境下若要细分顶多也就前、中、后三期。
也就是说林予微只有修满天衍道的七境,才能达到外界眼中满一境的修为。
蔺无咎心中冷嗤:不自量力。
大道三千,她学什么不好,偏偏给自己选了一条最难的道。
借着昏暗夜色,大魔头毫不掩饰眸底的轻蔑,可当林予微转头看向他时,他又换上了那副温良无害的神情。
为满足心中好奇,他佯装关心询问:“那师姐如今修到天衍道的第几境了?”
林予微嘿嘿一笑,闭口不答,只是含蓄地伸出一根手指。
蔺无咎:“……”
林予微有些不好意思:“天衍道修行确实困难,是当初我求师父好久,他才肯教我的,师弟若是觉得太难,我让师父给你换其他的。”
“不必。”蔺无咎开口回绝。
反正他又不是真来修仙的,学什么都没区别。
若要真要棠九枝亲自来教他,日后天天面对他那张惨不忍睹的脸,对他来说实在太过于残忍。
“我就与师姐一样走天衍道。”
“真的?”
蔺无咎点头:“嗯。”
“太好了。”得到小师弟肯定的回答后,林予微心底的踌躇与不安须臾间一扫而空,兴奋且卖力地将多年所学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