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给了苏樨一份学习书单,叮嘱她以后也要继续学习不要浪费天分。这三个月的学习基本算告一段落。
太傅挑了几份苏樨手抄的较好的公告给姬玉衡,问道:“为何不对她坦白身份?”
姬玉衡看了一遍公告上端正娟秀的字,“老师您不懂,这是情趣。”
太傅捋了捋花白的胡子,悠悠道:“小丫头机敏好学,领悟不错,是个好苗子。你们年轻人之间的事老夫不做多言,只是小丫头性子倔,别玩脱了。”
姬玉衡笑道,“谢老师提点。”
景元帝坐在案桌前不住地叹气,“老师您说说他,他还想一个人跑山里跟那姑娘双宿双栖,留朕一人在这。”
太傅道:“陛下为一国之君,这痞小子岂可相提并论。”
姬玉衡问道:“何时放她回家?”
景元帝白了他一眼,“你要接现在去接。”
姬玉衡道:“不懂风情啊,人生地不熟时自然是要在街上偶遇,才是千里姻缘一线牵。”
景元帝长长地叹气。他对现在没出息的大将军表示头痛。
姬玉衡把手中的布告交给华昇,道:“让她出宫后,一直往西走,至西街商铺的那棵银杏树下。老师,您在西街的别院就暂且借我一用。”
苏樨被通知能回去了,她写的布告由州府下发给县里,不用她带回去。
据传话的宫婢说,那杨知州也因为失职被降级调到了更偏远的山里的县里。
离宫的这天,九王爷不在宫中。
苏樨颇觉遗憾。
原本她还想好好地当面口头感谢下九王爷的照顾,要么就在京城住几日等九王爷。
但她向翠柳打听过京城的房租和物价,这物价和房租不是她能付得起的,所以她只能让翠柳帮忙带个口信给九王爷。
翠
柳颇有些舍不得苏樨,看着苏樨换上一套民间的灰色的粗布麻衣,主动说带她到宫门,这次出宫真是走了大半天的路。
苏樨在路上就琢磨,这古代没地图没导航,人生地不熟万一被人贩子拐卖了,她可真是永远都回不去了。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没一分钱。
翠柳拿出了一个小钱袋,道:“樨樨,陛下体谅你孤女难行,特赏赐你抄布告的辛苦费,给你在路上当盘缠。你一人回去难免危险,去西街商铺找个回乡的商队,一起回去更妥当。”
“谢谢,”苏樨满是感恩地双手接过钱袋子,“西街怎么走?”
翠柳指着西向,“出宫这条路一直往前便是了,西街入口是一棵大银杏树,商队一般在西街的客栈里。”
翠柳说完这话泪眼汪汪,“樨樨,我会给你写信的。”
苏樨一阵感动,一下子抱住了翠柳,吓得翠柳惊叫了一声。“翠柳,这段时间谢谢你,你真好。”
翠柳顿时就有点绷不住了,抽噎起来,“你快走吧,真烦人,害得我哭。”
苏樨在宫门口,回头朝着翠柳挥手,挥了一次又一次。等宫门彻底关上以后她才放下手,有些空落落的。
此去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见面。
古代车马慢,不像现代地球就是个村。苏樨顿时有点想念现代的好。
如果是在现代,她和玉衡小哥哥都能随时打电话,也就能知道他家在哪,他在干嘛。
这一年之期是快到了。
九王爷也不知道有没有帮她找到玉衡的家。
苏樨想着她的玉衡小哥哥,一路向西,逐渐走到了繁华地段的商业街,两侧小摊贩叫唤声此起彼伏,店铺林立,人来熙往,好不热闹。
苏樨走到腿软了,都没见着什么银杏树,看哪哪都像商铺,问人人就说在前面。
她也好奇地凑到各个看热闹的人群中,有街头卖艺的获得了一众好评,有卖香料胭脂水粉的围了好多打扮漂亮的姑娘,也有卖手工木雕、陶瓷摆件、手链首饰、刺绣小玩意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