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你再跑个试试 > 林女士与姜老师(第2页)

林女士与姜老师(第2页)

姜与不明白。

都是一样的价格为什么不能买她喜欢的。为什么征求了她的意见又无视她的想法。

7岁的姜与真的不明白。

-

9岁姜与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性骚扰危机。虽然她没有哭没有恐慌但她当时心里是不安的。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好友,女同学觉得这是很严重的事情一定要告诉家长。于是姜与回家忐忑地告诉了妈妈。妈妈当时是怎么回应的?

妈妈当时看着电视打着哈哈,笑着说,“是吗?”。

对,她觉得姜与在开玩笑在编故事,她笑话她,还埋怨姜与不小心弄坏了琴弓。

9岁的姜与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只是从那以后,她再没对父母袒露心声和遭遇。

姜与母亲尽职尽责履行她监护人的责任。

姜与和小伙伴相约看电影,散场回到家后接到母亲的电话质问她“我就在电影院怎么没看到你,你到底跟谁去哪了?”。周末和同学去图书馆,却在门口遇见跟着她过来的妈妈,同学眼里的尴尬只叫姜与难堪。

她标榜自己是开明的家长,却会在姜与去厕所的短暂时间检查她的书包。姜与没有隐私和尊严,她甚至会在看完姜与的日记后“贴心地”帮她装订好散落的书页。明目张胆,理所当然。姜与喜欢看电影,所有票根都收藏在一个漂亮的饼干盒里放在书柜上。后来有一天妈妈趁她不在家清理她的卧室,那一罐装满姜与好多年回忆的饼干盒就这样被丢弃了。妈妈说,“我以为那是垃圾”。

后来,姜与有过许多许多更漂亮的饼干盒。

后来,姜与再没有留存过任何东西。

而姜与爸爸对孩子的“监护”则体现在另一方面。

六年级学校开始对考试成绩排名次,姜与是年级前十。她知道自己不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但她一直是班干部成绩优异,她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她觉得这样的名次再正常不过。可是姜爸爸的反应却出乎她的意料。意外、惊喜、不可置信。姜与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自己在父母眼里并不是优秀的孩子。

他们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要求却又不抱希望,好像平庸普通的姜与才是常态,别人家的孩子肯定比她更出色,她不会也不该是闪光的那个。原来,自己在爸爸妈妈眼里是个什么也做不好的废物啊。那时起姜与心里便埋下了自我怀疑的种子。

父母总跟她说“比你厉害的人多了去了,你不能自满,不要自以为是”。可她本就不是张扬自信的性格,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她的人生都有自卑情绪在作祟。她不喜欢照相不愿面对镜头,甚至不敢在有旁人的时候照镜子,她对自己的容貌都不自信。知道她有这样心理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她这张脸居然会自我怀疑。可事实就是如此。直到现在,即便姜与已经足够内心强大不再自卑,她仍不认为自己是多么优秀耀眼的存在。

小升初,月城几个重点中学的重点班不受限于片区规划面向全市招生,姜与也和其他同学一样报名考试几个学校挨个跑。未来是要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当时她这样认为。直到开学前她被姜爸爸丢进了一中的分班测试考场。一中初中部不参与片区划分,只能参加校招统考,但优先接收教师子女。一中当然是最好的选择,重点班也是姜与自己凭本事考上的,只是姜与心里不舒服。姜老师就这样看着她一个暑假到处考试,实际路早已给她铺好,她的所有努力和抉择仿佛就是个一厢情愿的笑话。

这种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一中有一条成熟的留学生培养链,每年会往常春藤等各国名校输送不少学生。高二时的姜与仍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抱有热枕,当时有海外学校面对一中公开录取,两个名额,只要平时成绩绩点足够,英文过关,加上老师推荐就能保送。姜与想要尝试抓住机会,于是跟父母提出了她的想法。姜爸爸的态度是,你想做就去做我们不拦着。

可当姜与拿着远超要求的托福成绩单回家时,姜爸爸看着招生简章却改变了说辞。对标清北的学校在他嘴里变成了不靠谱、存疑。姜与还有什么不明白呢,她从来都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也不会允许她忤逆。

所有父母或多或少都有着控制欲。他们将自己的意志强行加注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能走他们认为对的道路,按他们所想去生活,成为他们所愿望的样子。以爱为名,苦口婆心,却叫人窒息。可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一个人啊,有灵魂有思想,不是提线的木偶不是随意摆弄的玩具。就连宠物猫猫狗狗都有着自己的性格。

痛苦煎熬了很久,姜与看开了。出去是一条路,留下来拼高考也是一条路,她放弃抵抗,因为没有意义。在她没有能力让自己彻底独立之前,受制于人,依赖于人,她没有资格抱怨。等到她真正经济独立那天她才有话语权,才是真的翅膀硬了能够任意远飞。所以她选择隐忍,她要做匍匐的猎豹,终有一天她能逃离束缚。这是她计划的报复。

可是事与愿违。爸妈突然的死亡打得姜与措手不及。满腔愤怒和怨恨一夕之间失去发泄对象。就像整装待发上战场结果没了对手。突如其来的自由让姜与像个挥舞拳头却没有方向的小丑。

如同往常一样,姜与的报复也变成了笑话。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