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穿成科举文男配的对照组 > 002(第2页)

002(第2页)

先是提出爹爹木匠手艺做得好,只是大半时间要用于种地没时间出去帮工,便建议他去城里接活的同时,将家里田地低价租给村里最缺粮的大有家来种,不光让家里的进项翻了一番,还收获了乡亲们一致好评,都说苏家人厚道,见不得大有家三个小子没有粮吃,才愿意施此援手。

省了一半租金的林家人更是时不时的帮衬苏家耕种,出门逢人见客都道苏家人好。

后来苏宜看母亲林茵针线功夫好,绣活做得精细,叮嘱苏缜跟着先生前往金陵城游学之时,去书肆买了时新绣册带了回来,又在隔壁大有出门时,托他将新做的绣品带去各地成衣铺子比价售卖,足足翻了两倍的价钱。

窦氏也不得不承认,苏宜的主意确给家里带来了一定财运,如果真像之前夫妻二人规划的那样,送她去私塾念书,多认识几个字,日后找个好人家,凭着她这头脑日子准过不差,但要去城里学堂念书这事……那就出格了。

毕竟这十里八乡可从来没有女娃去学堂念书的先例。

苏宜看窦氏神情便知她如今心中思绪也是千回百转,好在这一年来已经深知对方脾性,想要拿捏这个祖母并不是难事。

苏宜刚要开口叫人之时,就听得母亲和外头客人说话声音传来,窦氏更是在听清之后脸色一沉:“她又来做什么?”

“奚家阿婆来了。”苏宜探头看了一眼,缓声道,“阿婆前儿过来说是纳鞋底没线了,跟借了阿娘两股麻线,今儿大概是过来还的。”

窦氏冷哼一声,不情不愿起身迎客。

苏家母子大概是十五年前搬来和松乡的,窦氏在这其中大概有十四年都跟奚家阿婆不对盘。

窦家祖籍直隶,祖辈往上数三代颇有家资,窦老太太也总觉得到底是皇城根下长大的,高人一等,说话做事不免总带出来。

偏偏这奚家虽然这些年没落了,祖上却也是阔过的,从前光在这和松乡就有一百亩水田,也自诩大户人家,看不惯窦氏这般做作显摆的做派。

即便两人如今都是“落地的凤凰”,日子过得半斤八两,但每次碰上了总要用言语分个高下。

这个时候奚家阿婆过来,苏宜只觉真是老天都在帮她。她跟在窦氏身后低声道:“这年头读书本就不易,隔壁镇上那个之前中榜的那个姓许的廪生,前些日读书读得人都恍惚,拿了菜刀去学堂,叫嚣着要给之前欺辱自己的人一点颜色瞧瞧,后来是被衙役捆着扭送回来的。”

“二弟年纪小,又是一个人在县里求学,想来也是顶着诸多压力,日后的路还长着,勤学苦读不差这几日,休上一年半载养好身子再入学读书也未尝不可。”

之前年纪轻轻就溘然长逝的大孙子也同样是窦氏的心病,一听这话不免动容。

苏宜又道:“您不是说吗,以前京城那些大户人家跟我们不一样,咱们把钱花在刀刃上,人家可是把钱花在刀背上,您前好歹是从前在直隶长成的人,跟他们可都不一样。”

窦老太太在精神上一直自诩贵族之后,苏宜这几句话让她着实很是受用。

紧接着,她又听得苏宜道:“您从前也总跟我说,京里头大户人家闺女是娇客,养得可比哥儿们可精心多了,那些好的闺学的谢师礼可是比哥儿们去学堂的束脩高上几倍不止。若我和小缜都能学出来有个不错的前程,您日后便是老封君一般的人物,您这些年顾着小缜也疼惜我,跟奚家阿婆她们那些只注重香火,紧着男人吃喝的长辈可不一样。”

苏宜这话无异于一道惊雷劈开了窦氏的思绪。

从前她就觉得奚家媳妇肤浅,没见识,不想和她们一样流于世俗,但苦于没有能在某个方面层级大大高出他们的地方。

苏宜这番话给她提供了新的思路。

家里条件有限,其他的或许做不好也做不到,但是同样的钱,分配给孙女多一些却是一件容易的事。

窦氏当即换了脸色,道:“我和你阿爹不过是看外头艰难,怕你去学里吃苦受罪,既然你决心已定,那便去罢。”

说话间奚家阿婆走了进来,冲着窦氏道:“小缜回来了,今儿你们家里倒是热闹。”

苏隅招呼她坐下来:“今儿无事,家里头起得晚,这会子正要用饭,婶子正好坐下来一起用一些。”

奚阿婆连连摆手道:“我是来还你媳妇针线的,在家都吃过了,你们吃你们的,别让我耽搁了,弄得吃个早饭也不安生。”

都是乡里乡亲的熟人,平常饭点去旁人家里也是常有的事,苏隅不再客气退让,先请窦氏入座用饭。

见窦氏一上来便将最稠的米油和红枣都给了苏宜,又往她碗里一连添了两个鸡蛋,奚家阿婆惊讶得睁大了双眼。

这窦阿婆以前也是最看重孙子的,今儿怎么就转性了?

“你家哥儿难得回来一趟,这小身板瘦得一阵风就能吹倒,孩子好容易回来一趟,老姐姐你不说给他可劲儿补补,还光紧着你家姑娘。”

短短一个早晨,窦氏就在新人设上找到了优越感和舒适区,一听这话当即来了精神。

“我们祖上以前好歹是皇城根下住过的,也见过内城那些贵人们家里的派头,家里头待姑娘都是极好的。而今我们苏家虽说不比从前,但家里姐儿却从不亏着,都是要拿来当娇客的,跟寻常人家里且不一样呢。”

奚阿婆:……

不过平白说句闲话罢了,这窦氏却上来抬高自己的同时打翻了一船人。

真是显着你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