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如今的她而言,赚钱攒钱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好在县城的机会总比村里更多一些。
苏宜正要返回教室之际,刚转身就看见贺景辞找了过来。
“刚才好像看你在门前晃了一下就不见了,出来看看。”贺景辞道,“是你家里人来看你了吗?”
“是以前邻家的兄长,带了些自家做的炒豆子过来。”苏宜看他似乎对自己手上的油纸包感兴趣,便分了一半给他,“你也尝尝。”
贺景辞欣喜地接过豆子,倏尔降低声音道:“你是不是跟他提到了段文翰?”
贺景辞如今算是苏宜在学校唯一的熟人,看起来品性不坏,想着这件事情日后没准还要请他帮忙,苏宜便也没再避讳,直接应了声“嗯”。
哪知贺景辞却皱眉道:“那姓段的不是什么好东西,韩修杰靠着姐夫关系在书院横冲直撞,行事无状,你最好离他们远些。”
听了和自己印象中段文翰相一致的评价之后,苏宜更是放心了几分:“我看段文翰学籍和之前秦绩说的不一样,所以好奇请林大哥帮忙查问一下。”
贺景辞听了这话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那不得取消成绩?不过他和贾家关系好,这样轻松便过审参试,没准就是贾家帮着做的,就算查出些什么,也动不得他。”
苏宜记得,男主盛祈安的父亲两年后会改任金陵府知府,盛祈安也是在那时转来明德书院读书的。
而盛父转任金陵府知府的原因,便是在钦差付大人巡视金陵时发现了前知府欺上瞒下,贪墨过度,皇帝得了上书后,便将时任扬州知府的盛大人调至金陵当差。
这次巡视地方的钦差付大人是个难得的正直好官,同时又是目前准太子二皇子的亲信,不会包庇地方势力,算算时间,付大人八月前后就会从济南府直接过来金陵,先是暗访后为明察。
这样关乎朝廷选才的大事,一封状纸递上去,付大人绝不会袖手旁观。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苏宜将目光收了回来,清晰而坚定道,“会有办法的。”
苏宜换了新的位子后,听课果然也开始变得更好更清楚。
上次交功课的时候,况先生眼里根本没她这个人,这会儿听说了换座之事后,以为她和贺家有亲,多当场做了批改和指导不说,态度更是客气得判若两人,想来短时期内不会为难她。
苏宜也没想到偶尔的好奇心引发的善心带来了一连串的效应。
接下来的时间里苏宜的学习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每天非常规律的每天上课,放学采购食材,回家给给姨丈送饭,第二天给贺景辞带零食。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假日气氛越来越浓厚。
临到中秋放假之前,李笙请苏宜过来了自己办公室一趟:“我记得你和苏缜家里是亲戚?”
“是。”
李笙叹气道:“那贾夫人带了礼物去周家送节礼,替弟弟道歉,周家觉得自家孩子没有半分错处,去被韩修杰这样打了一通,心中憋气,连节礼都没有接受,直接撵了出去。”
“那韩夫人一肚子气没处去撒,已经来了书院两趟,节后大概便去找苏家麻烦。可这事也不是苏缜的错,他才是真正被迁怒的那个,你这几日休假回去记得去他家提前告知一声,让家里有个准备,也省得到时闹得难堪。”
苏宜心中一动。
书院当中来来往往这么多人,都是抱着看戏看热闹的心态,指责苏缜自不量力,惹了不该惹的人。
除了贺景辞说过段文翰不是好东西,韩修杰行事无状之外,唯一一个给苏缜说公道话并且提前告知她避免麻烦的,只有李笙。
苏宜真诚道谢后,回教室收拾书包回家去过中秋。
一想到接下来三天都要吃全素宴,贺景辞当即皱成苦瓜脸,而后又自我安慰道:“我叔父说这次中秋会跟着在外巡查的付大人回来,也不知他到家之后,母亲会不会变好一点。”
原来这会儿巡查钦差就已经开始赶往金陵?这时间节点可谓是卡得刚好,苏宜收拾书本的动作都变得轻快了几分。
林有春还在城中办事,一早就跟苏家知会过了,要过来接苏宜回村过节。
放假那日,林有春准时出现在了书院大门,一见到苏宜便给她带来了爆炸性的好消息。
“你要查的那件事情已经有眉目了。”林有春顺势帮苏宜拎过行李,压低了声音道,“段家的确谎报了户籍。”
“果真?”苏宜也没想到段家竟然这样胆大,户籍作假的事情也敢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