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农家娘子翻身攻略 > 第二十七章(第1页)

第二十七章(第1页)

夫妻俩今日花销一通合拢,算下来花了有近八百个钱,最贵的就是这个装被褥的箱笼,一个就要三百六十文。

赁这两间屋一个月才三百文,一个箱子都比月租贵了。

不过从古至今,木工手工制作费都是贵的,加上木材原料,因此这个价格并不稀奇。

问邵远钱哪来的,说是今日提前支了两日的工钱,置了箱笼和泥沙砖块,说着将剩余的八十文给了朱颜。

干了一日活,加上原定的五个人只来了四个,因此邵远的工钱谈定,是三百二十文,不过工期还是四十日不变。

握着剩余的八十文,朱颜感慨了好一会,才拿出随身的钱袋子放进去,掂了掂。

交了两个月的赁房钱,除去一些零碎用和今日用的,以及邵远从邵母处得来的盘缠一两,她手里一共剩不到三两银。

也不晓得明日谈工钱是多少。

不过钱袋子也不太适合放在身上了,到底是有箱子,还带了锁,她就将钱袋子放进了箱子里锁上,钥匙挂在了脖子上,塞进外衫里头去。

有了灶,今日还要做饭,朱颜就出门去望了一会,拦住挑担子沿街叫卖的砍柴工,要了半束薪柴,又花出去四文。

邵远动作麻利,很快就在其余三家人的灶孔旁两丈位置搭好了,一大一小,共用一个灶膛,大的放炒锅,小的放焖饭的陶锅,若是只用焖饭,也能将柴火推到里面一些,外头的还能顺带蹭里头的火加热了水用来洗脸等等。

朱颜就将新买的锅放上去试试,正正好,一点也不多不窄。

不过刚做好还不能用,还至少等三五日干透才能生火。因此邵远在旁边用剩余的砖块垒了个简易小灶,类似于野炊时候的坑灶,先将就几日。

灶虽然各起各的,可都在一个地方,难免会碰面。

里头做饭的一名中年妇人年约三十,小眼高颧骨,吊着眉梢,穿着秋香色薄夹短衣,下头穿着青绿裆裤,头上包着青布。一譬用木勺子搅动着粥,一譬打量这新来的小夫妻。

见朱颜推着邵远回去歇,她来做饭,然而邵远却不愿意,说什么也要留下来烧火,这妇人顿时捂嘴笑。

“瞧你们恩爱的那个劲,啧啧,当初我和我家那口子刚成婚那会也这样,现在,哼,我就是把我烧着了他眉毛也不动一下。”

这话说的俏皮,朱颜就笑了,一下红了脸,说什么都推了邵远出去。

邵远看了一眼那妇人。若说是推,朱颜肯定是推不动自己的。

不过年长的妇人总是口无遮拦些,邵远若是再不走,只怕对方还要说些臊脸的话,到时候朱颜要是真生气,只怕夜里不会让他好过。

权衡之下,他还是选择顺水推舟被她“推”走了。

“我姓庄,你叫我庄嫂子就行。”妇人主动地搭话,指了指东边左面的屋,“我就住东屋左边那间。我家那口子姓张,平日里做木匠活的,里外几条街的木工都是他做,你要是需要打什么东西就找他,手艺可好了。”

朱颜将开锅的水烧上后,顺手将提前备好的礼送给她:“我们初来乍到的,以后住一个院子,还要庄嫂子多照拂。”

城里不比乡下,吃喝用的样样都要拿钱买,因此除了走亲戚,即便是邻里邻居也极少互相送东西。

朱颜主动送吃的,即便只是两个炊饼,庄嫂子也不推辞收了,“我今晚上做了稀米粥,还打算待会拦住担子买两个,妹子你就送了来,这不是巧了嘛。”

檀州城里一日到晚都有叫卖的担子,想买早就买了,哪里还等到临做饭,朱颜也不主动拆穿,只笑着过了。

没想到一旁就有个稚嫩的声音插了进来:“庄婶子,刚刚就有卖炊饼的担子过去呢,你没听见吗?”

朱颜回头一瞧,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梳着双丫髻,一边戴一条丝绦。身材中量,面色微黄,可能瞧出五官生的不错,尤其是下巴尖尖的,眼睛又透着股伶俐。

刚才说话的就是她。

朱颜也认出来,她就是昨日蹲在杏树底下捉蚂蚁的小姑娘。

庄嫂子正乐滋滋地,没想到有人来拆台,面上一僵,垮了脸:“冬云,我刚才去后头恭房了你没瞧见?再说我买不买炊饼,关你这小丫头片子什么事!”

冬云哼了一声,从墙边一溜食橱里找到自家的橱柜,拿了两只碗箸,口里道:“谁不知你家最抠,张叔一年到头打木工挣钱,你连只鸡都舍不得给他吃,都攒着给你丑女儿做嫁妆呢。”

本朝重厚嫁,凡是嫁人娘家无不备同彩礼一样多的嫁妆,才能彰显娘家的重视,新娘子也能在婆家抬起头做媳妇。

而嫁妆薄的媳妇要么被婆家苛待,要么当牛做马,除非生下个儿子情况或许好一些,或是手里有挣钱的手艺营生,否则一辈子都只能低着头过日子,半个不字都不能说。

周四娘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