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汉的女儿一早就来到了集市前,她本想趁着那老板来的时候,上去聊一聊,既了解一下这女老板品性,关联到底要不要她爹干脆提前入股。
也顺便左右考察一番,万一那老板有什么缺陷,他们王家盒饭也能轻松取而代之。
就这样怀揣着念头,王灿也就是王小姐一早就在姜芝先前摆上的摊位的对面蹲守着。
不过,事情可没她想着的那么顺遂。等她从左顾右盼的发呆中醒过来的时候,那位女老板不知何时已经到了摊位上,左右各蹲着一个埋头奋吃的左右护法。
这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前面已经排起了老长的队伍。
这样情况下,王灿实在没能舍下脸皮在众多顾客众目睽睽之下,去谈合作一事。
她想了想,便干脆还如上次那般混在人群里头,想瞧瞧今儿这位女老板今日在做些什么?
怎么一下子就排起了这么长的队伍?
*
好不容易挤进排的不算特别整齐队伍里头,王灿就听到一个极其耳熟的声音,从一个被人群紧紧包围的地方窜了出来。
出于好奇,她悄悄的凑过耳朵来,听了起来。
是一道听上去清澈的男声,嗓音温柔干净,带着点书卷气。
“娘子,我刚才听您家孩子背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①这中间还缺上了一句话,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日后可默让孩子忘了。”
边说着,他边向着对面那个带孩子的年轻母亲微微颔首,那位年轻的母亲瞧着那顺手帮忙指点了一下的男子,立马感激地拉着孩子一起恭敬的行了一礼。
经这一遭,周围除了极其少数没有孩子的年轻夫妻或者还比较稚嫩的少男少女们,更多懂货识货的夫妻恨不得把随身携带的孩子向着这位书生眼前推。
这书生万一指点了一下错误,就刚好挤过别人过了童试,进入学府了呢。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书籍还是九九成稀罕物,官家和各种权贵垄断了知识。作为底层老百姓,想要走上读书这一条道,极其困难,只能靠着各种在民间流传出来的抄本,残本去学习,然后考试进入学堂之后才能得到系统的教学。
现在眼下,分明有一位学堂的学子竟然愿意随口教导他们的孩子,这可不是一件大好事!
这么1套思路捋了下来,那些一个人出来买东西让孩子在家自己干活或者干别的的父亲母亲不由得都有点后悔起来。
所以之后,蜀地孩子们也偶尔可以享受一下,跟父母一起出来逛集市的悠闲时光。
*
王灿听了那道温润的嗓音,不由得一阵惊喜。
她大步走了过去,正好把被一群家长围在中间而挤不出去的苏某人一把从家长中间拽了出来,张扬着眉目跟他说起了话。
没错,他们两个认识,而且是如今的同窗同学。
王灿笑着调侃平日在学堂显得格外内敛的苏川。
“哟!原来平儿不说话的苏兄,就是为了在吃东西的时候顺便指点一下这些小朋友!”
苏川如今在学堂外面看着自己这位同学,也少去了几分被众人围堵在中间的窘迫感,一字一句,有点认真的答道。
“看到那群小孩,我总会想起我们曾经也是这样的……”
王灿才不乐意听这番话呢,苏川平日在学堂里就有点老古板的风味,如今在外面看来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越来越渗了。
“行了行了,今天我不是找你过来背起商丘,怀念过去的苦日子!我把你从人群里拉出来,你得告诉我件事儿!”
这话说完,她深呼了口气,才继续说道。
“你说这位姜老板,你应该不是第一次来了。你觉得她性格如何?”
她瞧着苏川那犹豫又欲言又止的神色,干脆不耐烦的打断了这闷骚男在心里不知道想的有多歪的思维,强行拉了回来。
“我在想,我观察了一下,这位姜老板平日里基本上也是一个人出来摆摊,身边偶尔会带点帮的人,但是基本上也帮不上什么特别大的忙。我们家的生意也是越来越难做了,不如让我父亲来她手下,做点什么打下手或者帮忙销售,我爹这方面可不比这位姜老板差!”
*
姜芝也不知道在队伍的后面还有两个人在那嘀嘀咕咕什么,她已经又再次见到那位张大官人手下的小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