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静默。
“十四岁那年冬天,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暴雪。我躲在桥洞下,饿了三天。有个流浪汉分给我半块馒头,还教我怎么用脚步判断方向??踩雪的声音不同,意味着前方可能是河面、树林或公路。第二天救援队找到我们时,他已经死了,手里还攥着一根拐杖。”
他顿了顿,“后来我拿起了刀,以为那样就能不再受苦。可直到今天我才懂,真正救我的,从来不是武器,而是那个陌生人在风雪中递给我的温度。”
舱内寂静如渊。片刻后,一名女研究员起身,轻轻握住他的手。
风暴过去后,天空绽开绚丽极光。全体成员走出舱外,排成一列,穿着各自的漂流木屐,在雪地上走出巨大的同心圆。千夏按下摄像机,记录下这段影像,并上传至“环球足音图书馆”项目页面。
配文写道:
【这是来自北纬78°的脚步。
它们不合律,不整齐,甚至有些踉跄。
但它们一起出发,也一起归来。
这就是人类最原始的共鸣。】
返程前夜,铃木接到监狱来电:那名送陶碗的男孩主动报名参加园艺劳动组,昨日种下了人生第一株向日葵。
他站在观测台上,仰望星空,对千夏说:“你说奇怪吗?我曾经用刀划伤别人的身体,现在却有人因为我走过一段路,开始相信阳光。”
千夏微笑:“所以你终于成了你想遇见的那种人。”
归途航班上,铃木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
【致所有仍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灵魂:
你不必立刻看见光。
你只需要相信??
你踏出的每一脚印,
都在为后来者标记方向。】
飞机降落时正值黎明。微光学院门口,银杏树新抽嫩芽,随风轻摆。春奈带领学员们列队相迎,手中各持一支点燃的蜡烛,围成半圆。
见铃木出现,她们齐声念诵一段自创誓词:
“以足触地,以心映路;
不惧跌倒,不负来途;
从此步步皆归处,
愿与君共行长路。”
铃木眼眶发热,向前迈出一步,正式踏入烛光圈内。
数日后,盲童学校寄来包裹。打开后,是一排小巧的陶塑人像,形态各异:有拄杖前行的老者,有牵手奔跑的孩童,还有一个双手张开、昂首望天的少年。
附信写道:
“我们看不见你们的脸,
但我们捏出了你们的脚步声。
请告诉那位哥哥??
他留下的影子,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