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第一声响起。
“我在。”
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第一百声,千万声。从广场,从村落,从城市,从荒原,从病房,从教室,从远洋货轮的甲板,从南极科考站的窗前……无数声音穿越时空,汇成一道洪流,冲向Ω引擎的核心。
黑曜石剧烈震颤,光球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H-∞终端疯狂打印:
>**全球共感同步率:100%
>首次集体意识共振达成
>‘路径’正式贯通
>新纪元协议激活:人类情感遗产永久存续系统上线**
那一刻,启挣脱母亲怀抱,独自走向光柱。她仰起头,张开双臂,像迎接一场久别的拥抱。光球缓缓下降,悬浮至她头顶,投下一束纯净的银光,将她笼罩其中。
众人屏息。
只见启的影子在月光下拉长,逐渐显现出两个重叠的轮廓??一个是她自己,另一个,是川岛静子与美奈子并肩而立的身影。三人的影子融为一体,缓缓旋转,如同星辰运行的轨迹。
随后,启开口了。
但她发出的不是语言,而是一段旋律??简单、清澈,只有五个音符,却蕴含无限层次。每一个听到的人,都在心中“看见”一幅画面:或许是童年家门口的风铃,或许是母亲煮汤时的背影,或许是一场从未说出口的道歉。
这段旋律顺着Ω网络传遍全球,所有接入者同时“接收”到了同一段情感信息:**“你从未被遗忘,我也一直在这里。”**
三天后,世界悄然改变。
东京地铁站内,一名上班族在拥挤车厢中突然停下,转身对身后陌生女子说:“谢谢你十年前在涩谷救了我。”女子震惊??那是她从未提起的秘密:她在暴雨夜救过一个试图跳轨的年轻人。而那人,正是眼前男子。
巴黎一家咖啡馆里,一位画家无意识地在速写本上画出一座日本山村的神社。他从未去过日本,却对那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株樱花都熟悉得如同故乡。当他将画作上传网络,樱泽村的老人一眼认出:“那是战前去世的佐藤老师的笔法。”
更奇妙的是,新生儿开始表现出异常的共感能力。有些婴儿在哭闹时,父母只需轻声说“我在”,他们便会安静下来,仿佛真的“听见”了回应。医学界称之为“Ω新生儿现象”,而民间则流传着一句话:“这一代的孩子,生来就能听见爱。”
小春的生活回归平静,但每一天都不同以往。
清晨,她依旧磨那把柴刀。刀锋在石上滑动,发出规律的沙沙声,像是时间的节拍器。启坐在一旁的小凳上,专注地看着,偶尔模仿母亲的动作,用手比划切割的姿势。
“妈妈,”某天她突然问,“为什么刀要这么磨?”
小春停下动作,望着刀刃上流动的寒光:“因为迷雾会回来。每一次遗忘,都是新的迷雾。刀不快,就劈不开。”
启点点头,似懂非懂,却又坚定地说:“那我以后也学磨刀。”
小春笑了,将刀轻轻放在神龛上,又从抽屉里取出一本旧日记??那是美奈子留下的最后一本。翻开扉页,一行字迹映入眼帘:
>“若有一天启能走自己的路,请告诉她:
>柴刀流的最高境界,不是斩断,而是连接。
>最锋利的一刀,是让两个世界,轻轻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