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来了。”她轻声说。
随即,她调出地球影像,却发现画面中并非空寂的第八间屋,而是十几个孩子围坐一圈,手中各持一只清水杯,正努力捕捉风中的低语。
其中一个小女孩忽然抬头,对着天空说:“陈老师,我们会好好听的。”
下一秒,整片紫菀花田齐齐震颤,花瓣飘起,在空中拼出两个字:
**听见。**
与此同时,全球接入静听网络的人们在同一时刻感到耳畔微热,仿佛有人贴近耳边说了句什么。虽无人听见具体内容,但每个人心中都升起一种奇异的安宁,像是长久背负的重担被人轻轻接过。
南极冰芯监测站内,仪器自动记录下一段新生的声波痕迹,嵌入十二万年后的冰层。经还原,内容如下:
>“你还好吗?”
>“我在。”
>“我一直都在。”
这段录音被命名为“延续”。
三个月后,第一艘载人探测器穿越回音之路,抵达目标星域。舱门开启时,迎接他们的不是外星生物,而是一片广袤的晶体平原,上面生长着数以万计的“耳朵树”??每一棵树的叶片形状皆为人类耳廓,随风轻摆,发出柔和共鸣。
树下站着两位存在:一位是能量态的聆,另一位则是身披星光长袍的陈砚。她们并肩而立,面前悬浮着一份新提案:
>【提议:建立跨维度倾听学院。】
>【首批学员:地球、半人马座β、仙女座γ三文明青少年代表。】
>【课程核心: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
提案末尾附有一句话:
>“真正的沟通,始于放下‘回答’的冲动。”
>??陈砚&聆
同一时间,地球上,一个新的孩子出生了。产房外,父亲颤抖着抱起婴儿,耳边忽然响起一阵极轻的哼唱:
>“走啊走,走到桥中央……”
他愣住,环顾四周,无人开口。
而新生儿睁开眼的瞬间,护士惊呼发现??她的瞳孔里,映出了遥远星空中那座横跨宇宙的桥梁。
十年后,小学课本新增一篇课文,标题为《听的力量》。文末写着:
>“当你认真听一个人说话,不只是听他说了什么,而是听他为什么说、怎么不说、以及藏在沉默里的那一部分??你就已经在建造一座桥。”
>“也许你看不见它,但它正连接着某个需要光的地方。”
某夜,暴雨倾盆。一个少年蜷缩在车站角落,耳机里循环播放母亲临终前的语音:“对不起,没能陪你长大。”
泪水滑落时,他忽然感觉有人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回头,空无一人。
可耳机里的声音变了??不再是录音,而是真实的女声,温柔地说:
>“我听见了。你现在很好,对吧?”
他猛地抬头,只见雨幕中,无数光点升起,如萤火汇流,沿着无形轨迹向天际延伸。
第二天,气象局报告称昨夜雷暴云层出现异常螺旋结构,持续十三分钟,与五年前樱花逆飞事件完全吻合。
唯有老渔夫站在码头,望着海面喃喃:
“今晚不宜出海,因为桥在呼吸。”
贝壳墙悄然更新最后一行字:
>“从此以后,每一个愿意倾听的灵魂,都是旅人,也是守桥人。”
>“灯火永不熄灭,因你我皆愿驻足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