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凤凰面具在线阅读 > 第十二章 一滴水(第4页)

第十二章 一滴水(第4页)

祝童等大家坐定,团团一恭道:“多谢大家来捧场,茶水不好多担待。”又向大师兄使个眼色。

祝槐看一眼老骗子,有些迟疑;老骗子却一付不闻不问的样子,似乎眼前的一切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在场的能认出老骗子的,只有祝门三师兄与少数几个人,比如说玉女、梅叶、周半翁等。

空寂大师和羽玄真人就不知道这个老头子是谁;汽笛也在狐疑的打量着老骗子,似乎看出点什么迹象。祝门的易容术,是四品红火一直希望得到的秘术。

“各位前辈,各位江湖同道;祝槐惭愧,累大家来聚到一处。有道是怀壁其罪,祝门人丁稀少,不敢贪天只财;今天,就把这枚玉印的一切交代出来……”

祝槐先把古旧的黑皮包交到周半翁手里,才娓娓说出一段故事。

祝童本还有点担心,怕大师兄出什么破绽;等祝槐说完,暗自佩服,这个稀奇古怪的故事,只有浸润古玩文物多年的大师兄说来才圆满,自己可没这样的本事。

故事说完了,祝槐对祝童深施一礼:“掌门,是我没说清楚,让大家误会祝门要独吞财宝。其实,这件事的真伪我一直很怀疑,请掌门去寻找也不过是碰运气;月前到听说有人找到两枚玉印后,才真的相信有这个宝藏。”

“这两枚针,确实是日本友人送的。他说是民国时在北京鬼市上收买到后,一直藏在日本。”祝童取出龙凤星毫,把得到的经过说一遍,趁这个机会把自己撇干净。

大家的眼睛都聚集到周半翁手里,江小鱼和汽笛不必说,空寂大师的眼里也露出贪婪之色;羽玄真人干脆就不敢看,看着祝槐和祝童,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事情说清楚了,空寂大师该明白,祝门绝对没有独吞的意思,到现在未知,也没有找到宝藏的多少线索。这枚玉印一直被大师兄隐藏在弘法寺内,他不出来,我们的线索还没江兄多。记得江兄曾说过,他得到消息的比我们早。”

江小鱼被祝童如此一说,只好站起来,把在码头上说过的故事再说一遍;只是,一直没把自己得到的玉印拿出来,只交给周半翁两张拓片,话说得也漂亮:“这就是我们得到的线索,为了它,金佛的师父们和红火的兄弟们出了很大力气。半翁前辈,这是属于江湖的宝藏,理应大家一同分享,一同寻找。”

周半翁打开黑皮包,取出一个锦囊,打开锦囊,才看到一枚田黄石玉印。

阴阳鼓震牛气沈,龙头云允隐禅林;——,鑫归圣洞慧泉山。已经有三句诗了,地图也有了三片,以周半翁的见识,也搞不清这个宝藏大致藏在什么位置。

“咳咳!我看看。”梅叶出马了,拿过拓片和古印参详半天,说道:“照这三句诗来看,似乎宝藏应该在南京附近。并且,宝藏里面的主人,应该是被叔叔篡位的允文皇帝。你们瞧这一句里有个‘牛’,这句里有个头,似乎是藏头诗的格局。南京附近有座山,就叫牛头山。空寂大师应该知道,以前,牛头山上下有上百座寺院。还有这一句‘龙头云允隐禅林’,能对照起来。坊间早有传说,允文皇帝被打败后就化身为僧人。只是,空寂大师,慧泉圣师的生平佛门有详细记载吗?能找到他的道场,也许就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还是梅老师高明。”祝童故作敬佩,这里面知道内情的只有老骗子和梅叶,大师就是大师,分析起来头头是道,默契的很啊。

周半翁年纪大了,似乎有些疲倦;祝童捻动龙星毫,在他眉角轻刺几下。

“好针,好手段。”周半翁抖索精神,哈哈笑着道:“祝门治病的本事一贯神奇。”

“不会那么简单。”蓝湛江把龙星毫递还给祝童,悠悠道:“月前,空寂大师派无聊找到我,让给祝兄递个话:龙凤星毫是佛门宝物,只要能把它们归还金佛寺,一品金佛可以答应你的任何要求。”

“任何要求?”

祝童与他对视片刻,看一眼空寂大师,忽然想明白那些话的真正含义。

不过,既然蓝湛江装糊涂,祝童也不想说明白,笑着让茶。

周半翁在一旁开口,说出一段古老的故事。

江湖新气象:约法三章

江水东流,狮子山百花盛开。

弘法寺内,众高人恭谨的听老前辈讲历史。

“九百年前,时值南宋末期;朝廷为了对抗金兵委派一位将军在洞庭湖广招天下勇士训练水军,可是历时半年征召的精兵不过一万多。一是因为连年战乱导致民风积弱,一是当时军人的地位较低,有些头脸的人都不愿从军。还有一个原因是,其时佛教昌盛,从皇帝到士民都信奉佛教,全国寺院密布,僧人众多。那些人很多也不是虔诚的信徒,只是因为做和尚可以免交税赋也可以不服兵役。当时有传说:天下财富有十分,七分堆在莲台前。

“将军为了早日完成任务,听从谋士的劝说颁布三条命令;其中一条就是推倒佛像查抄寺院财产,废除度牒。将军说:国家将亡匹夫有责,佛祖体谅众生,佛祖的信徒更应该为国出力,才不枉信徒供奉一场。”

说着,半翁端起茶杯喝一口,瞟一眼空寂大师。

“当时,洞庭湖畔有个最大的寺庙,叫莲台寺,主持高僧名名印释空。知道将军要查抄寺院的消息后,印释空连夜跑到临安上下打点,化大价钱买通内宫太监,得以面见皇帝,献上很大一笔金银。几天后,印释空带着御赐护国法师的金牌回到莲台寺,以为凭借这个封号将军不敢动他。但是,莲台寺内外僧人比丘有千人之众,周围的寺院借口与莲台寺同出一门,如果不动莲台寺,别的寺院也会以这个理由抗拒将军的命令。将军也为难,毕竟皇恩也是不好冒犯的。

“有一天正逢浴佛节,印释空在莲台寺高搭法台大办法事。中午,从西边来了位农夫,径直走进莲台寺;也不上香也不拜佛,就那么走到莲台寺大殿的莲台上,放声痛哭,边哭边捶胸顿足。农夫怒骂自己是不孝、不忠、不义、无耻之徒。浴佛节那天是佛祖的生日,印释空领一群大小和尚在大殿上做佛事,有人在面前大哭总不好不理会,就问那人为什么痛哭。

“农夫道:‘痴生苟活三十六载,终日劳作却家贫如洗,竟无一物以供奉父母,是为不孝。眼见国家将亡,无能为国出力,是为不忠。天下妖魔横行蛊惑众生,自己也学着只为自身不顾亲朋,是为不义。如此这般,不是无耻之徒是什么?’说道这里,农夫嚎啕大哭语不成声。

“印释空不再理会农夫;高声念起佛经开解,大殿内的众僧人、信徒同时念经庆祝佛祖的诞辰日,声震寰宇欢声雷动;农夫渐渐止住悲声,拿出两根黑色铁棒在大殿上研磨起来。奇怪的是,小小的铁棒在大殿的石板上研磨,却发出很大的响声。印释空受不得那凄厉的声音,不悦的问农夫为什么磨铁棒。

“农夫说:‘这两枚铁针他已经磨了三十年,六岁时有人说,只要能把它们磨成针,就能得到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印释空仔细看看那两枚铁针,笑道:‘施主被骗了,这两枚铁棒是凡铁,就是磨成针值不了多少钱;如何能得到荣华富贵?’

“农夫这才收起铁针,很认真的对印释空道:‘两枚铁针是不值几个钱,那个人说,只要它们能穿过一样东西,马上就会成为价值连城的宝贝。’印释空起了贪心,问:‘穿过什么东西?’

“农夫指着莲台上供奉的玉净瓶说;‘佛眼。’原来,莲台寺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寺内供奉有两枚来自西域的宝贝:佛眼舍利。农夫如此说,印释空马上恼了,说农夫是亵渎佛祖,要下阿鼻地狱,生生世世不得超生。

“农夫也恼了,跳起来抓起玉净瓶说:‘做了也要下地狱了,不做也要下地狱,不如真做成这件事,至少图个今世富贵。’说完,农夫就消失不见了。莲台上还放着那个玉净瓶,印释空慌忙上前大开,里面只一枚竹简。上面写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