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想起那段在青海苦寒之地挣扎求生的岁月,想起自己费尽心血,拼了性命才杀出重围,打下如今的基业。
李自成实在是不甘心!
远方。
靖南军数以万计战兵正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前推进,沉重的脚步声汇成了一股压抑的雷鸣,笼罩在顺军一众军将的心头。
铳刺的反光汇聚成了一片片流动的金属海洋,冰冷的钢铁光泽在晨光下无声的宣示着毁灭。
靖南军在炮火的开路之下,所向披靡。
一座座堡垒在靖南军大量重炮的狂轰滥炸之下化作了废墟,靖南军的步卒和骑军随后压上,轻而易举的攻陷了一座又一座的棱堡。
胡知义心中古井无波,冷静的用千里京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
“天下真的变了。。。。。。”
左良玉站在胡知义的身侧,他的双眸满是迷茫,叹息道。
“这仗,居然还能这么来打………………”
胡知义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余光看向站立在一旁的左良玉。
“江山鼎新,大势如潮,滚滚东流,从春秋战国到宋辽金元,战争一直都在催化着武备的进步。”
胡知义的神色凝重,语气低沉。
“武备进步,战法也自当革新,拘于旧时的一切,终将也将随同旧时的一切而一同被埋葬。”
左良玉的神色微讶,他看着胡知义,眼眸惊奇。
他从胡知义的身上看到了许多陈望的影子,就像现在的这句话,听起来就像是从陈望的口中说出一样。
胡知义笑了一笑,他读懂了左良玉的心中的惊讶。
“这句话,确实是我大哥说的。”
左良玉微微颔首,如果这句话是陈望所说,那么一切都是显得那么的合情合理。
左良玉目光向前,看着远处的战局。
自从加入了靖南军后,跟随着陈望一路向前。
他才发现,自己此前安身立命的一切本领,竟然都要全部推翻重来。
如今的战争,已经不再是他熟悉的战争。
铳炮之下,弓箭根本无用。
青州一战,左良玉已经见识过了清军的步战射面,若不是麾下三军用命,将校敢战决死,军心早已经不复从前。
不然青州之战就或许是另外的局面了。
“在下曾经听闻,昔日国公以棱堡,以数千之兵得以抗衡十倍之敌,凤阳一战,以棱堡扼守后方力挫万民军之袭扰。”
“但是为什么扬州之战,还有此刻的华阴,这些棱堡却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左良玉微微蹙眉,问出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天下在变化,时代在前进,也让左良玉的心中生出了一种紧迫的感觉。
靖南军在国内的三座巨型军工厂,正日夜不息的制作着大量的军械,开始将新式的武器列装全军。
炮厂的规模也达到了空前,年产火炮已经达到了六百余门。
一线部队已经全部完成了换装,二线和三线的部队也在不断的革新武备。
若是不改变固有的观念,单凭以前的经验,恐怕难以适应今后的格局。
胡知义微微沉吟,他明白左良玉心中的想法。
“左师尽管宽心,时代不断的变化,战法推陈出新,旧时的经验已经不再适用,国公已经准备,在开封开设将校讲武堂,国公会亲自前往开封讲述新学,左帅的诸多问题,日后都能够得到一一的解答。
对于左良玉,胡知义没有直呼其名,而是称呼其为在左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