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王妃请自重皇后 > 第218章天下与你何干(第1页)

第218章天下与你何干(第1页)

夜,亥时末。

岁绵街上已寂静无声,夜风拂过发丝,带来一股沁人心脾的酴?甜香。

“老徐~”

“怎了?”

“今晚在临平郡王府,我和陈?闹了点不愉快。”

“嗯?”

徐九溪。。。

山雨欲来前,总有一段异样的宁静。

那夜之后,长安城的空气仿佛被什么无形之物浸透了。街头巷尾的人们不再低头疾行,而是三五成群地聚在静语台旁,低声交谈。有人说起父亲临终前未说完的话,有人讲述自己因一句真话被逐出师门的往事,还有孩童踮起脚尖,对着共鸣仪认真道:“老师说我不该问‘为什么皇帝不能犯错’,可我觉得……人人都会犯错。”声音稚嫩,却让围观者心头一震。

陈砚每日清晨都会去昭明广场巡视。那里的共语钟自鸣后便再未响动,但钟身表面浮现出细密裂纹,像是某种沉睡的力量正在苏醒。他伸手轻触铜壁,指尖传来微弱震动,如同心跳。

“它在听。”他对身旁的灰雀说。

她点头,目光落在广场中央新立的一块无字碑上。“等那一天到来,上面会自动浮现文字??不是我们刻的,是千万人声音汇聚而成的。”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马蹄急响。一名心灯社信使飞身下马,脸色惨白,手中紧握一封火漆封缄的竹筒。

“西南方向……出事了。”他喘息着递上,“古寺遭焚,守山僧侣全数失踪。我们的人只抢出半卷残稿,其余尽毁。”

灰雀接过竹筒,打开时手指微微发抖。抽出的纸页焦黑卷曲,仅存几行断句:

>“……不可令民知其权……若众皆言,则上无所隐……故当以律锁喉,以刑止声……”

正是《缄口令》手稿的片段。

“是冲着名单来的。”陈砚冷冷道,“他们怕了。怕百姓知道是谁亲手写下这道禁令,怕那些名字一旦公之于世,连皇座也会动摇。”

灰雀沉默良久,忽然转身走向台基角落的黑邮筒。她将残稿放入其中,轻轻合盖。

“烧得了纸,烧不了声。”她说,“只要还有人在读、在听、在传,真相就不会死。”

当晚,心灯社启动紧急预案。三十座核心静语台同步开启“回声守护模式”,将已录下的《缄口令》全文加密存储于地下声核之中,并由七位不同身份的志愿者分别持有解码密钥??农夫、盲女、老兵、狱卒、乐师、寡妇与孤儿。唯有七人齐聚,方能还原完整文本。

与此同时,朝廷的动作也悄然展开。

兵部以“整顿舆情秩序”为名,在全国增设“言论稽查司”,派遣密探潜入各地静语台周边,记录发言内容;礼部则联合太学院发布《正音论》,宣称“妄议先制者非忠臣,鼓噪私情者悖纲常”,试图从理论上否定心灯社的理念根基。

更令人不安的是,太子近月屡次称病不朝,东宫闭门谢客。坊间传言四起:皇帝已有废立之意,因其宠信一位精通幻术的西域巫师,谓其能“窥人心声,辨忠奸于无形”。

陈砚得知此事,当即召见曾在诏狱幸存的老囚李十三。此人曾是宫廷乐师,因作曲暗讽权贵而遭割舌,后靠手语与笔谈维生。

“你说那巫师……用的是‘摄魂笛’?”陈砚指着纸上潦草绘出的乐器图形。

李十三用力点头,眼中泛起惊惧。他在掌心写道:“音如冰裂,闻者神迷。我见过一次??当年主持缄口令审查的三位元老,都在听完笛声后跪地痛哭,随后联名签署‘永禁民间结社议政’的密诏。”

陈砚背脊一寒。

若真有此物存在,不仅能操控记忆,还能扭曲意志。那么所谓“民意反弹”、“舆论失控”,会不会也是被人精心设计的心理陷阱?甚至连静语台引发的社会浪潮,都可能早已落入更高层的算计之中?

他立刻命人调阅近三个月所有上传至声网的声音样本,重点筛查背景中是否存在异常频率波动。结果令人骇然:在至少十七起引发大规模共鸣的录音中,检测到一种极低频的持续震颤,波形特征与传说中的“摄魂笛”完全吻合。

“他们在用我们的系统反向洗脑。”灰雀看着数据图谱,声音冷得像铁,“表面上让我们发声,实则借情绪洪流植入暗示??让我们以为变革已成定局,从而放松警惕。”

陈砚盯着地图上标注的十二个异常点,最终目光停在皇宫西侧的“养心殿”。据史载,那里原为历代帝王闭关修道之所,近年却被改造成“天音阁”,专供西域巫师驻跸。

“我们必须进去一趟。”他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