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为变法我视死如归篱笆好文学 > 第256章 如此君臣开天辟地头一回(第2页)

第256章 如此君臣开天辟地头一回(第2页)

“陈二牛,巴东人,父母早亡,靠织席为生。”

赵昭默然良久,起身下令:“从今日起,所有地下作业者,每人配防毒面具,每班不得超过两时辰,轮替休息。违令者,主管同罚。”

又三日,奇迹发生??东西两端掘进队在黑暗中相遇,误差不足三寸。全场欢呼,有人跪地痛哭。赵昭站在贯通处,亲手点燃第一盏矿灯,挂在岩壁上:“这光,不为庆功,而为纪念每一个曾在此流汗、受伤、甚至牺牲的人。”

隧道命名为“启明洞”,内壁镌刻百名建设者姓名。通车当日,首列货车载满书箱驶入,车头横幅写着:“知识不怕山高,真理穿越黑暗。”

归途中经襄阳,忽接急报:辽国遣使南下,要求“重议边境互市条款”,并暗示愿以吐蕃事务为筹码,换取大宋暂缓铁路西扩。

赵昭冷笑:“他们怕了。怕铁轨通到高原,吐蕃百姓不再仰其鼻息;怕电报连成网络,谎言无处藏身。”

幕僚忧道:“辽军精锐压境,若此时翻脸,恐启边衅。”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民心如铁。”赵昭提笔拟诏,“传令沿边十三州,即日起举办‘国民公展’??展出土地执照、学堂成绩单、女子识字班作品、农民合作社账本。让辽使亲眼看看,我们的百姓如何挺直腰杆活着。”

十日后,辽使抵达东京。迎接他的不是金殿华宴,而是城外十里长棚。第一展区,是十万张土地执照拓片拼成的巨大“公”字;第二区,陈列各地学生手绘的地图与宪法抄本;第三区,播放用幻灯机投映的影像??瓜州孩童齐唱拼音歌,凉州妇女在法庭上指控恶霸,秦州牧民用算盘核算税额。

辽使脸色渐变,低声问翻译:“这些……都是真的?”

翻译答:“每一桩都有档案可查。”

最后一站,是东京师范学堂。正值课间,数百学生列队操练《公民体操》,口号嘹亮:“强我体魄,明我精神,守我宪法,爱我人民!”

辽使伫立良久,忽然摘下帽子,轻声说:“我们带来了三千骑兵的名单,以为能吓住你们。但现在我明白,你们已经没有可以绑架的国王,也没有能够收买的官吏。你们……把整个国家变成了堡垒。”

赵昭在御花园接见他。茶香袅袅,雪落梅枝。

“贵国所求,我已知晓。”赵昭平静道,“但我只能答复一句:路,我会一直修下去。你可以选择是成为邻居,还是成为历史的障碍。”

使者回国后三个月,辽廷突然宣布开放五处互市场所,并允许大宋商队直达上京。民间传言,皇帝看过公展影像后,彻夜未眠,次日召集群臣曰:“再不变革,吾族将沦为野蛮。”

春尽夏至,科举改制后的首届“全国通才大考”举行。不考诗赋,不试帖括,科目为:民事裁判、工程设计、农业改良、财政预算、宪法解读。考生不分出身,唯才是举。苏兰以总分第一入选“西部建设计划”,派往逻些城(拉萨)筹建第一所高原女子师范。

放榜之夜,赵昭微服出巡。街头巷尾,百姓围看红纸榜单,指指点点,笑声不断。

“张家小子考了农政科,要去做县劝农官哩!”

“李家闺女进了法学院,将来能审案啦!”

“咱这穷街陋巷,也能出大人物喽!”

赵昭站在人群外,默默听着。一名盲眼老琴师拉着胡琴,唱的是新编小调:“铁轨伸向天边外,书声飞过万重山。从前皇帝管天下,如今人人管自家……”

他眼角湿润。

七月流火,岭南暴雨成灾。洪水冲垮堤坝,万亩良田化为泽国。地方急报:饥民聚集,有哗变之虞。

赵昭即刻启程,途中连发七道手令:开仓赈粮、征调舟船、设立临时医院、严禁囤积居奇、允许百姓自发组织救援队,并特别注明:“凡参与救灾者,无论身份,皆记功一次,可抵未来劳役。”

抵达灾区时,水深及腰。村庄漂没,尸骸浮流。赵昭换上蓑衣,涉水前行。一群村民围上来,有人怒吼:“官府在哪?三天了没人管我们!”

赵昭摘下斗笠,露出面容。人群瞬间静默。

“我是赵昭。”他说,“我来晚了,对不起。”

一位老农扑通跪下:“殿下……您怎么真来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